WFU

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

百年樹百人講師社群「2017夏耘」活動之我思與我得

先把我的「結論」寫下來
「學習無所不在」:學習並不只來自於台上的老師,還會來自台下的同儕、課程的環境、課程中的團隊互動,最重要的還會來自於學習者與自己過去經驗的對話。

再做活動背景說明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百年樹百人講師社群」每年固定的四次聚會活動(3.6.9.12月舉行),「春耕、夏耘、秋收」由社群講師或邀請其他講師前來分享其專業領域的知識與經驗,「冬藏」則是社群與其他夥伴及眷屬的團圓活動。這次的「夏耘」,由四位社群講師分享,並且由社群講師的大家長楊田林老師進行壓軸的分享。


「衝突」讓英雄之旅更精采
在英雄的故事中,一定會有「反派」的出現,會有「衝突」的發生,雖然主角成為英雄之路因此而更為艱辛,但卻更顯得珍貴與有價值。其實,不只有個人發展是如此,在組織發展的過程中,「衝突」的出現也可以讓組織更為成熟與穩定。對組織而言,所謂的「衝突」,指的不一定就是嚴重的口語或肢體的衝突,只要是在組織正常運作的規範中,所產生的一些不在原有「既定軌道」上,而對事情有不同意見的「表達」、「交流」與「溝通」,言辭可能較平常嚴厲、情緒可能較平常激動,我想這對組織而言也是一種「廣義的衝突」,或者可以稱為「衝擊」,而這樣的衝突或衝擊對組織發展來說,是穩定發展前的陣痛,是永續發展前的掙扎,是組織的「痛點」,但也會成為組織歷史上的「記憶點」
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發生、發生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樣的狀況,這次夏耘就有!先略做簡單的情節說明(姑隱其人名)。
「講者A」課前準備豐富,而且以百分之兩百的真誠分享給我們。但可能是因為內容有點難度、背景知識有點不足,因此,整體成果顯然不如預期。分享後,「主持人B」上台企圖轉化氣氛,帶動大家給予講者回饋,先分享優點,接著分享可以再精進的部分,有個「聽眾C」率先舉手(我承認我是這個C),說了一段心裡的感受,在我分享的同時,主持人B在白板上畫了一個圖(關於某理論架構),在聽眾C(我)回應完後,主持人B馬上解釋起白板中的圖,以說明他跟我所提的想法一樣(其實他想帶動現場氣氛)。就在此時,有個「直言者D」舉手,發言表示對程序有些不同的看見,直言者D認為主持人B不能將整個討論引導至白板的圖,而忽略講者A及聽眾C(大意是如此,用詞有點嚴厲,但態度是平和的)….
我當時心想:「哇!衝突來了!」絕對不是幸災樂禍,但也不至於會覺得大事不妙,只是很想知道幾個當事人及這個團體,會如何處理這樣的衝突
就在直言者D說完之後,主持人B哽咽地表達感謝,表示他已經很久沒有這種「同屬於一個社群」的感受了。

接下來,事情怎麼收尾,在本文後面的「讀人」時再告訴大家。先預告一下,除了有厲害的人物出手外,更重要的是相關當事人都具有高度的智慧與氣度,使得事情圓滿而有意義。

這個意外(意料之外)事件,對組織來說顯然是個「事故」,但經過組織彼此溝通與理解的過程,已經變成組織中的重要「故事」。由「事故」變成了「故事」(我的這個概念來自於南港國小簡校長在老松國小時的分享),使得組織的英雄之旅更顯得豐富而有價值。

「學習」讓生命之旅更豐厚
夏耘的壓軸是由楊田林老師分享「講師教學精進之道」,內容的精彩與啟發自然不在話下,而最讓我印象深刻與感動的,是其中兩個「小女孩」的故事。這兩個小女孩有不同的出身,但卻有著相同的學習精神。人無法選擇出身,但可以選擇生活與學習的深度。

第一個小女孩出生在百年的積善人家,有做第一等好事(讀書)的環境與條件,能在這一副對聯下讀書寫字,平凡中見幸福,看見學習之樂與學習之美。(楊老師與師母二次親訪照片之地,可惜照片中的女孩到外地讀書,未能見著)
(圖片來源:楊田林老師提供
第二個小女孩出生在柬埔寨的吳哥窟,迫於生活需要,需要在路旁向觀光客兜售紀念品。但小女孩不屈於環境,不願放棄學習的權利與機會,在兜售過程,每次都要求觀光客教她一句英文,幾年下來,她已經可以用英文與觀光客交談了(故事來源:楊桃汁(楊老師的女兒)所述)。
(圖片來源:楊田林老師提供)
當下聽到楊老師分享這個故事,腦袋想起下面這個畫面。照片是我在吳哥窟所拍,當時我剛上巴士準備離開,坐在車窗邊,照片的小女孩拿著一串香蕉,手指比著11串蕉1塊美金,拍照的當下,其實心中有點酸,心裡想的是生活剝奪了這些孩子「上學」的權利。
(吳哥窟賣香蕉的小女孩,攝於2014年)
「顛覆」讓思維之路更寬廣
知識經濟時代,資訊及知識更迭與變化快速,人的認知必須不斷地更迭,進行形成「認知迭代」。台上的講者問聽眾:你上次聽到「顛覆性概念」是什麼時候?你大概多久的頻率會有這樣的感受?
這兩個問題對我而言,其實本身就是一種「顛覆性概念」。我當下仔細回想,發現自己平時應該有接受到許多的「不同於以往認知基模的知識或概念」(也就是「顛覆性概念」),但卻沒有高度的敏感力與自覺力來加以覺察,當我們沒有注意到這些顛覆性的概念或知識,它們可能稍縱即逝,不會進入你的長期記憶中,對你來說,就起不了顛覆的價值,我們的思維之路就無法更加寬廣與開展。
現在腦袋裡想到的「顛覆性概念」,來自於我的一位畢業後到英國留學的學生,利用她放假回台期間,我們請她跟學弟妹分享她的學習心得,她提到:從「跨出」舒適圈,轉變成「擴大」舒適圈的概念(在既有的舒適圈基礎上接觸新的事物)。這樣的觀點與一般的想法不同,但也有其道理。
在這段分享中,講者還分享了許多自己對「邏輯思維」節目的整理,提出「學習三角形」(刻意練習、即時反饋、微小改進)的概念。有興趣的朋友,推薦「知識打包-用心智圖記住好內容」的臉書粉絲頁,你可以觀看心智圖的整理、下載錄音檔隨時聆聽。相信經過這樣的「刻意練習」,你可以獲得許多的「即時回饋」,能將之用於你的日常「微小改進」中。

「聆聽」讓心靈之旅更完整
夏耘中有一場分享的主題試「聆聽與教練提問」。我們三人一組輪流扮演「提問者」、「回答者」與「觀察者」,分組練習教練的聆聽與提問有效四步驟與八問句。從練習的過程中發現,要「單純的聽」或者是「全然的聽」,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身為教學工作者,我們常習於「教」與「說」,相較之下,「問」與「聽」的時間較少。就算有「聽」,我們也比較容易「聽一半」或「只聽自己想聽的」,正如講者所言:「當你心裡有話,那你將暫時失去聆聽的能力」,也就是說當聽者急於分享自己的觀點,就容易片面的聽。這場聆聽的練習,讓我開始省思自己是否有「完整的」、「全然的」,「不預設立場」的聽,這需要「刻意練習」與「自我提醒」
「提問」、「聆聽」與「回應」是一個連續的動作,提問的目的是要引領回答者回答,提問者必須聆聽回答者的回答,並適時且適當的給予回應。身為教練(coach)或引導者(facilitator),或許重在聆聽與引導,但若是身為教學者的角色,特別是知識的傳遞者,適合的「回應」、「解惑」與「釋疑」,也是必要的歷程。
        此外,相較於「聆聽」一詞,我個人比較喜歡用「傾聽」,若從字面上來看,「聆聽」還是「命令耳朵聽」,而「傾聽」則用「用全身來聽」(身體傾向聆聽者),這純粹是我個人的觀點。其實,不管是聆聽或傾聽,都提醒我們「聽」的重要性。

「總結」讓教學之路更聚焦
此次夏耘的另一個活動,是分組與分站設計,討論「總結」的定義、功能與目的、類別、特色與技巧。透過大家的經驗分享,提出許多在教學或演講時可以運用的可以運用的「總結」技巧。對我來說,這樣的分享是有「乾貨」的。美中不足的是,在分站過程中,沒有更換組員之組成,而且部分分站討論的內容過於類似,能激起的火花相對較少。
在指導師培生撰寫「教學活動設計」(簡稱「教案」)時,我都會指導學生在教學歷程中可以分為「準備活動」、「發展活動」與「綜合活動」,而「總結」就是「綜合活動」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好的總結,能為教學活動承前啟後、能夠喚起記憶、能夠引發共鳴、能夠確認效果、能夠凝聚共識。至於「總結」的方法與技巧,這說來話長,可以再寫一篇文章了。

「讀人」讓學習之道更有趣
每次參加社群活動,一結束都筋疲力盡,因為同時要開太多顆CPU。我將此次的學習CPU重點放在「讀人」,在學習的歷程中去「讀」相關的「人」,是一件有趣的事,也會讓自己的學習更為升級。
※讀老師:角色與高度
觀察與學習楊老師在處理「事情與心情」時的「表情」、「手法」、「用語」與背後的「理念」,這是每次有老師在的場合我都會做的事。這次剛好藉由「衝突事件」,看到楊老師在處理這件事情上的角色與高度,又是一次難得的學習經驗(楊老師就是我前面所說的厲害的人物)。
就處理原則來說,我發現楊老師的處理有三個關鍵:「抓住主角,把握重點,全面同理」。
「抓住主角」,在這是事件中,其實「講者A」才是主角,不能因為是「主持人B」與「直言者D」的互動,而忽略了真正的主角。因此,楊老師一開口,先肯定「講者A」在這過程中的「面無慍色」,楊老師說若是以過去的講者A,面對不同的意見,一定馬上起來辯駁,但這次他沒有,這就是一種成長。太厲害了,老師先同理了關鍵的主角。
「把握重點」,事件的重點在於衝突的發生,是由於不同角色在不同位置的不同看見,但其實所有關係人內心都有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為社群好」。老師把握這個核心的重點,找到彼此的「共識基礎」。
「全面同理」,指的不是「各打五十大版」,也不是「各給幾顆糖」,而是真正的以當事者的角度來說明他為何會這樣做,包括衝突的雙方或多方,也就是楊老師最常說的「換位思考」,老師是透過帶領團體共同歷經換位思考的過程,來進行全面的同理。
再就處理的方法來說,老師把握了「適時引導」與「事實引導」的重點(兩詞同音但意義不同)。引導要「適時」,稍縱即逝,錯過最佳時機的回應與處理,意義與價值就大打折扣。此外,引導時可以重現現場發生的事實,透過不添油加醋且不納入個人情緒的事實回顧,可以讓團體成員以中立的立場來看待發生的事情。
這是我所「讀」到的楊老師!
讀講者:專業知能
在讀講者方面,對於夏耘的講者,我心中充滿感謝。要在專業者面前分享專業,其實需要很大的願力與勇氣,這點我非常能體會。
我對「專業分享」的理解是「能將知識與所知分享給別人的人,才是真正的專業者」,若再加上有分享的意願,那更是一種功德。
感謝這些功德者。
讀社群:團隊動力
老實說,若以社群過去的活動做為基準,這次的夏耘,參與的人並沒有很多。不過參與的人數雖不似過去多,但從精彩的專業分享中,我們「撿到」許多「知識的黃金與寶藏」,而在「衝突」事件發生後,我們共同創造了「記憶點」
沒能到場的社群夥伴,我知道你們沒能前來一定有不得已的理由(就像我春耕時也無法到場)。如果是因為工作,家庭不能來,我們可以協助透過撰寫參與心得讓大家一起感受;如果是因為運作理念或作法的不同而不想來,我們希望可以透過撰寫心得讓你們知道你們更要來,因為「和而不同」的社群文化才能刺激社群的創意與永續發展。
蔡康永在「奇葩」節目中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我沒有辦法理直氣壯的說你沒有上進心是個『過錯』,但我非常有把握的說你沒有上進心,你一定會『錯過』。」我套用這句話,修改部分文字,來提出我此次學習的感受:
「我沒有辦法理直氣壯的說沒有參與此次活動是個『過錯』,但我非常有把握的說沒有參與此次活動,一定是『錯過』了。」
還好,我來參與了!

讀自己:自我對話
每次參加社群活動,我一直都很想問自己三個問題:「我是誰?我為何在這裡?我該做些什麼?」。
「我是誰?」是希望自己不要忘記自己的角色;「我為何在這裡?」是提醒自己不要浪費這一天的生命;「我該做些什麼?」是希望能為社群也貢獻一點心力。
雖然不是每次都能很精準地掌握這三個問題,但我會努力!

結論(再寫一次..本來結論就該在這裡出現)

「學習無所不在」:學習並不只來自於台上的老師,還會來自台下的同儕、課程的環境、課程中的團隊互動,最重要的還會來自於學習者與自己過去經驗的對話。

p.s. 因為聽了這些含金量高的分享,當天又被推坑了幾本書:「翻轉式學習」、「50種教與學總結的技巧」、「霸王之夢: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4」、「刻意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