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

《曜讀聖書》閱讀心得之1:〈民主與教育〉

摘要

杜威是誰?誰是杜威?我想或許有許多人曾聽過杜威(Dewey),有些人還知道他是美國人,更有些人知道他曾經到中國進行巡迴講學,也知道他是現代教育的重要影響者,但對於杜威的教育思想,或許有些人所知就有限,或許就只能說出杜威最為人所知的「從做中學」或「在經驗中學習」的教育理念。

〈民主與教育〉這本書,是杜威到中國之前就以出版的,書裡記載了杜威的重要教育論述,內容精簡卻深入、多元卻扼要。 在這本書中,有幾個名詞經常出現,包括:「民主」、「社會」、「生活」、「生長」、「經驗」、「思考」、「實用」,由這幾個詞可以推敲出杜威在本書中所欲傳達的核心概念。 

       這本書,值得也需要幾番的閱讀與咀嚼!因此,此篇閱讀心得與一般讀書心得不同之處,在於我會用比較多的篇幅介紹書中的內容,期盼能讓大家更瞭解Dewey的教育理念。                                                                                                                                                                  

教育專業度 ★★★★★
內容易讀度 ★★☆☆☆
(附註:每一本書我試著將書中的教育專業程度,以及內容的易讀程度,依據我個人「不負責任」的判斷,分別給予一至五顆星的判斷。以本書為例,我個人認為這是一本教育專業度高的書籍,且因為是譯本,文字內容的易讀性普通偏難。)


◎寫在前面

要閱讀100本教育書籍,從那一本開始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我想找一本教育的經典書籍,最好是超過百年歷史的教育名著來作為好的開始。究竟找那一本好呢?我在家裡及研究室的書架、書櫃及書堆(不誇張,真的是書堆!)中尋找,看到這本書(師大書苑1996年譯版),心想「就決定是你了!」(神奇寶貝的小智上身!)。

我忘了這本書是什麼時候買的,但可以確定的是,我當初沒有認真看完它(真誠實!),事隔多年,在書架上看到它,我知道我可以從這本書開始這一系列的《曜讀聖書》,原因有三:1.這本書問世至今剛好超過100年;2.這本書的作者是現代教育界的泰斗之一;3.這本書所提到的教育理念影響頗為深遠。不過,選這本書我還是有些擔憂的,原因有三:1.內容其實頗為理論,怕自己無法正確理解大師所言;2.本書有多本中譯本,我無法全部閱讀過,只能挑其中一兩本閱讀;3.本書過於理論,會影響讀友跟讀的意願與興趣。儘管如此,我還是決定先介紹這本百年名著,Dewey(杜威)的〈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

關於本書的中譯本,除了師大書苑1996年發行的譯本外,還有多本譯本,我找了一本2006年薛絢翻譯的版本,這兩個版本剛好分別出版於原書發行的80年及90年後,而我在原書發行100年後,讀此書寫此書心得,也是一種緣分與巧合。幾經比較,我決定以2006年薛絢版本為主,佐以1996年師大林玉体教授的版本,來撰寫閱讀心得。

郝明義在導讀中(薛版p.12)說得好:「如何閱讀這本書?不要被書名嚇到。不要被杜威的名號嚇到。這絕不是只有教育者才要讀的書,這是每一個思考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而且得到伸展志趣的機會的人,都應該一讀的書。」我認同郝明義先生的觀點,這本書你可以從第一章一路讀下去,也可以挑任何一章感興趣或想瞭解的跳讀。我覺得這樣的書,在不同的時間讀,會有不同的感受,可以一再回味!

如果你對Dewey的教育理念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認識,那可以不要浪費時間,就跳過「內容大要」,直接閱讀「教育心得」的部分!


◎關於書(內容大要)

Dewey說〈民主與教育〉這本書的主旨在於發掘並說明民主社會內含的概念,再就這些概念來剖析教育事業面臨的難題。全書共分為26章,涵蓋許多與教育及哲學相關的面向,我挑選(採跳讀的方式)其中比較吸引我關注的幾個觀點,簡介書中的內容大要(我將書中內容依個人之理解,以較簡單的方式重新加以描述)。由於這本書的內容相較於其他書籍要來得理論,因此,內容大要的部分我必須使用較多的篇幅來呈現(全書440頁的簡要說明),如果你懶得看理論,就直接挑讀「關於教育」那部分。

1.     教育與生活 ch.1
教育是生活之必需」。生活(Life)是透過與環境互動來達成自我成長的過程,生活包括了習俗、制度、信仰、成功與失敗、娛樂與工作等。最低層次的生活,就是指生命的延續,因此,最廣義的教育就是延續社會群體生命、傳遞個人生活經驗的歷程。社會透過經驗的傳遞而存在與永續,這種傳遞行為是年長者把行事習慣、思想感覺的模式傳給年幼者,因為年幼者必須接受教導,成人也有教導年幼者的責任與義務。因此,教育便成為不可不為的必要之事,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     教育與社會 ch.2
教育是一種社會功能」。Education指的是導引或教養的過程,也就是影響、塑造、調教的意思,是要把人塑造成符合社會行為規範的模樣。生活在社會環境裡的人,其行為活動與別人會發生關聯,而一個與他人有關聯的人,在做出行為時不能不考慮他人的行為,可見人的行為習慣會受社會環境的影響。人們或許可以用「訓練」的方式,改變年幼者的行為習慣,但這與「教育性」的教導是有所區別的,教育是希望透過社會環境來養成個人行為的心理意向,因此學校成為提供社會環境,從心理層面改變學生行為的場所

3.     教育即生長 ch.4
社會指導小孩子的行為而決定他們的未來,決定小孩子的未來也就是決定社會自己的未來。」生長的基本條件是「未成熟」狀態,這裡所指的「未」,不是欠缺的意思,而是指一種積極的力量與能力,亦即生長的能力。未成熟的人具有兩個特性,一為依賴性:有和他人互動的需求;二為可塑性:具有適應成長的特殊能力。個體的生長(成長)表現在「習慣」的養成上,而教育即在於培養有益於個人去適應環境的種種習慣。「生活即發展,而發展與成長即是生活」,而這中間的關聯點便是「教育」應發揮的功能。

4.     教育與民主 ch.7
民主社會的生活形態中有不同利益的彼此交融,透過交融的過程可以帶來社會的進步發展或重新適應,實現這種社會生活使得民主社群比其他社群更需要注重審慎而有系統的教育。一個社會若能妥善安排所有成員平等地參與全體的共同利益,並且在與其他群體互動中彈性地調整制度,就可以算是民主的。講求民主投票機制的民主社會,必須依靠受過教育的被治理者,而不是依賴由外在施加的權威。在民主社會中,社會組成是基於人人能發揮所長,而不是來自分明的階級層。

5.     教育目的論 ch.8
探尋教育的目的時,不是跑到教育過程以外去找,不是把教育當作為那個目的所做的貢獻與效勞,而是應該注意,目的就在過程之內,與將目的定在過程之外是截然不同的,也就是說,目的的本質是指包含在行為之內的目的,而不是指另外設定的目的(教育「目的」應包含在教育歷程之中,而不是獨立於教育歷程之外,亦即「教育過程即為教育的目的,沒有過程以外的目的。」)。就好比射擊,標靶只是一個標記或符號,指明「行為」的方向,但「行為的目的」不是標靶,而是「射中」標靶,標靶只是導引行為的工具,重點在於「行為」,在行為之中生成的目的是導引行為的計畫,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每個目的一旦達成,就變成帶著行為再向前的一種手段。Dewey認為「受教育得到的報酬就是受了教育」,一切學習與訓練必須是本身就值得做的,才稱得上有教育功能

教育目的也是如此,教育的目的必須與學生的學習行為相結合。教育者,不論是父母親或教師,定下他「自己的」目的來當作孩子應有的成長目標,這是一件荒唐的事。Dewey認為教育目的應以受教者本身的行為和需求為依據,其反對將「為未來作準備」當作教育目的,而是要為「民主社會生活作準備」

6.     興趣與紀律 ch.10
一切有意圖的經驗之中,透過目標事物所帶給人的動力就是「興趣」。這樣的動力可能是可見的、可能是在想像中領會的。興趣在教育發展上所能發揮的作用,在於可以藉此考慮個別孩子的天資、需求、好惡(個別差異)。同一份教材會對不同的孩子產生不同的感染力,教學與反應的態度與方式因感染力不同而各異,教材的感染力又因孩子天生的性向、過去的經驗、生活計畫等條件不同而各異。教育該做的是,選擇適當的教材,使學生覺得學習活動是自己感興趣的或達成目標是對自己很要緊的;在活動中不把事物當作操練用的器具,而當作達致目標的條件。

長久存在的錯誤教育觀念在於,不重視找出或運用能使人關注的活動模式(例如遊戲或其他有用的事),忽略了這些活動對觀察、想像、記憶的影響。「為了培養紀律」一句話就足以擋掉所有對課程與教學的質疑,但過度強調紀律的維持,使得老師加緊培養學生的紀律,並過度強調教材是為了一般性紀律而設計的。如果教材沒有產生應有的效果,都是因為受教育的人不願意接受紀律訓練,這樣的觀點是Dewey所反對的。
越是讓學生學習指定的功課,學習就越不自然,越沒效果。學生越能明白眼前所學的東西與完成他關注的活動目的有關,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學習的事物與課題怎樣才能和所欲促進的行為產生關聯,是教育思想中真正的興趣論之根本

7.     經驗與思考 ch.11 & 12
經驗包括主動與被動兩個成分的奇妙結合。從主動的方面來看,經驗就是嘗試(的行為,trying);從被動的方面來看,經驗就是經受(的後果,undergoing)。我們經驗某事物,先是用它來做什麼,然後就承受他所帶來的後果。我們對該事有所作為,之後它又反過來影響我們,這就是主動與被動的奇特結合。所謂「從經驗中學習」,乃是在我們行為與行為帶來的好壞後果之間,加以前後連貫起來。行為是一種嘗試,是與周遭世界進行的試驗,藉此發現其究竟;經受則是一種教誨,發現事物的因果關聯。

經驗基本上是主動被動結合的事,基本上不屬於認知,但經驗是否有價值,要看行為能否認清經驗帶來的關係或連續性。經驗若能有累積作用,或產生意義,就是包含認知的。Dewey認為將心智或意識(心:知識學習)與實際行為(身:身體活動)分開來,是不正常的,用「心」學習的課業,亦必須用到「身」體(感官),尤其是眼與耳,才能理解課文、地圖、黑板上的文字、老師說的話。凡是把身體活動壓縮以導致身心分離的學習方法,都是機械化的(例如:數學課只注重計算技巧、科學課為實驗而實驗)。

思考或反思,就是在所做的行為與行為的後果之間,刻意而正確地建立起關聯。思考應包含下列步驟覺察疑難、觀察條件狀況、合理而周密地假設結果、積極地進行檢驗。因此,思考是一種逐步進展的經驗,思考的起始階段即是「經驗」。思考的題材內容不是思想,而是行為、事實、事件,以及事情之間的關聯。在思考活動中,與已知的事實、資料、知識相互關聯的是聯想、推論、猜測的意義、假定、試作的解釋:簡而言之,就是想法。想法與觀念不論是粗淺的猜測,或是高深的理論,都是在提出預期的可能解決辦法,是在預先考慮一個行為與尚未出現的後果之間的連續性或關係。

8.     教法與教材 ch.13 & 14
學校工作的三合一主題是:教材、教學法、行政或管理。教學法是指教材經過整理安排而能作最有效的運用,也就是將教材作有效的處理的方法。教學法所陳述的,就是如何使學生領會教材的經驗,能進展得有效率又有成果。可見,教學法絕不可能脫離教材而存在。教學法是一種藝術的方法,是運用智能而導向目標的行為。

教材的主要意義,應是能幫助學生理解當前的社會生活。教材指的是一個有目標的情境發展過程中,所觀察、記憶、閱讀、討論的事實,以及這個過程中聯想到的概念。學校如果能安排一些可以憑學生的真實經驗便可以理解的情境,使學生認同情境中必要的舉措與預見的結果,則教材內容不妨可以少一些事實與道理,也就是少一些假定學生得接受的東西。課程內容與學習環境的營造有很密切的關係。學校課程距離學生的經驗太遙遠,這不是看似如此,而是事實。因此,學生的教材不可能和成年人那種用公式表述的、定型的、有系統的教材一模一樣,不是書本上、藝術作品之中的那種教材。要使學生的經驗持續朝專家和老師已經知道的方向走,老師有必要既熟悉教材又知道學生典型的需求與能力

9.     遊戲與工作 ch.15
由於教育改革者的努力、兒童心理學的日受重視,以及來自課堂的親身體驗,此三種因素均強調教學應當從學生的經驗與能力著手,因此類似孩子們在校外所進行的活動型態,應被納入學校內的遊戲與工作之中。小孩子只要能在身體活動中施展天生就有的衝動與活力,上學就可以成為一件樂事,師長管教的負擔可以減輕,學習可以變得比較容易。學校該做的是安排環境,使學生在其中進行遊戲與工作時能增進智能與道德成長。只在課程中加入遊戲、競賽、手工藝、勞動練習是不夠的,重點在於用什麼方式來進行這些部分。這些方式與原則包括:提供學生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來選擇與調整活動進行步驟的權利、給予學生做錯的機會。

工作和遊戲一樣,也是有目的的行為,行為本身都不是為了外在的結果才做的;但不同於遊戲的是,工作時為取得結果而做的行為過程比較長,專注必須更持續,選擇與調整方法時必須更用心。能使人一直帶著遊戲的態度去做的工作是一種藝術

10. 就業與教育  ch.23
為就業而教育」。職業泛指任何能服務他人、能使個人為達成結果而付出能力的、持續不斷的行為。反對在教育中重視就業生活的立場,通常都伴隨著固守舊時貴族統治的立場。我們必須要避免的,不只是把職業的意義限定在立即可見的產品製造上,也應避免誤以為職業的分配是排他的,一個人只能做一種職業。再也沒有比教育一個人只做某一種行為更荒唐的想法了。

個人特別才能和他對社會的助益,唯有靠職業才能使兩者平衡。職業是一種有目標的、持續的行為,就業教育的最適當方法就是按學生當時的需求和興趣,教導學生主動投入,唯有這樣做,師生雙方才可能真正發現學生的個人性向,選對日後可以從事的專長。但就業教育並不是預先決定職業,如果預先決定未來的職業,再把受教育「完全」當作為就業做準備,這會妨礙現在的智能發展,這種教育可能培養出做一成不改的工作所需的機械式技能,因為才能和性向是持續不斷的過程,只要成長未停止就仍在進行。


◎關於教育(教育心得)

撰寫讀書心得,我的習慣是先不去看網路的書評,而是用我的「直觀」與「直覺」,來表達我從書中獲得的理解與感受

就讀師院時,有幾個外國學者不斷地出現在不同的課堂中,例如Piaget(皮亞傑)、Maslow(馬斯洛),其中一位就是Dewey(杜威)。

〈民主與教育〉於1916年出版,至今剛好滿100年,100年前杜威所提出的教育理論內容至今是否仍然適用,是否有些需加以調整,這是值得討論的好問題。我針對上述的書籍內容大要,整理與組織出一些心得如下:

1.教育應重視學生在民主社會中的角色,同時為現代及未來社會生活作準備

Dewey認為學習不可以與社會生活脫節,學校安排的學習活動,不是只為學生的「未來」生活做準備,重點在於為學生做好在民主社會中生活的準備,也就是說學生一走出校門,就進入社會中,因此,學校所教給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必須要能在民主社會中加以應用。舉例來說,多數小學會舉辦小小自治市長(或鄉長)的選舉,讓高年級學生在校園內進行競選活動,並由中高年級學生進行投票,若以Dewey的觀點,學校安排這樣的活動,不是為培養未來選舉人才做準備,而是為了培養學生身為現代公民所需之素養。基於這樣的理念,學校會安排各種參訪及體驗活動,透過這些活動讓學生與民主社會接軌,例如:在地產業及社會機構參觀、與社會相關人士的互動(地方耆老)等。這也符合教育的目的的其中一種說法,亦即「教育能協助個人『社會化』,是使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過程。」

Dewey此種觀點與Spencer主張教育應為未來生活作準備的觀點有所不同。天下雜誌在1996年在「海闊天空的一代」特刊中指出十三項未來教師的特質與角色(2004年又再重提一次),其中一項即為教師必須成為未來專學,能看到前瞻性的未來。這樣的觀點,較偏向Spencer的觀點,認為教育必須教導學生在未來生活需運用的知能。

究竟,教育應該為現在民主社會生活,還是為未來的生活作準備?我認為教育的功能有三:潛能發展、公民培育、生活預備。潛能發展是透過基礎教育,發展學生與生俱來的潛能,也透過教育培育學生成為一名社會公民,並為生活做好準備。潛能發展是內在目的,而公民培育與生活預備則是內在目的達成後的外在目的。儘管Dewey認為教育本身就是目的,並沒有所謂的外在目的,但我覺得教育,更具體來說是學校教育,除了培養個人基本知能的部分,多少都有會有為未來生活作準備的相關教學活動,特別是關於未來需展現的「能力」,能在求學階段先培養的相關能力。因此,我認為身為教師者,需同時考量學生在現代與未來生活中所需具備的知能,也就是說教師運用過去所學的知識,教現在的學生,使他們能同時適應現在及未來的生活

2.教育應兼重經驗的行為與後果,培養學生思考行為與其後果的關聯性之能力

Dewey重視教育的經驗與體驗過程,認為學習乃從經驗而來,尤其是特別關心經驗的行為以及行為所帶來結果。因此,身為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時,除了注意學生最後表現出的學習成果外,還應該關心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行為。我們過去的教育太過於偏向「填鴨式」的教育,學生只要「講光抄」與「背多分」,不需要也不被鼓勵要有思考的習慣,特別是批判思考的能力的養成。從Dewey的觀點來看,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是相當重要的,教育應該培養學生能思考其行為,並能預先設想行為所可能帶來的結果與後果

當教師批評現代的學生,做事不考慮後果,過於自我中心不考慮別人的同時,也應該想想,這是不是教師沒有善盡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能力的責任,或者教師本身就沒有仔細省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或者並沒有在教學前就先思考可能的結果與成效,使得教師的教學變得一成不變,變得行禮如儀,變得索然無味。

由上可知,Dewey對於學習經驗與思考的觀點,一方面能提醒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具備透過思考,瞭解其所經驗的行為與結果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醒教師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是否能針對教學的行為與可能產生的結果加以思考與省思。老實說,或許後者比前者來得更為重要!

3.教育的目的在於回歸孩子的生長與學習需求,而不只是教師的教學需求

教師在決定教學內容與方法時,不應只考量「我想教什麼?我可以教什麼?」,而是應該考量「學生應該學什麼?我應該教什麼?」兩者的不同在於從「誰」的角度出發來思考教學的意義與內容。教師進行教學決定時,思考的出發點應是什麼才是學生需要的,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教學便利,而犧牲學生本該有的學習權利。例如,自然實驗課時,教師不可因為怕實驗器材耗損或怕麻煩,而只由教師示範實驗的方式,不讓學生親自操作實驗,剝奪學生學習與成長的機會。

教學是為了成就學生,而不是為了滿足教師自己。這就好比有些父母大量買玩具給小孩,而且是買了許多以前自己無法擁有的玩具給孩子,這是為了滿足父母自己,而不是為了孩子,只考慮父母自己的需求,而沒有考量時空環境及孩子成熟度的問題,沒有考慮孩子的需求與需要。

4. 重視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教師與學生互為主體

延伸前面一點,我們可以從Dewey的理念中找到目前台灣教育界盛行的翻轉學習概念的理論基礎之一。翻轉教學或是學習共同體的理念核心,都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將學習權回歸到學生身上,這與Dewey的理念相符。教師應該「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從「應教」到「應學」(學生應該學什麼),從「應學」到「想學」(學生有想學的意願),從「想學」再到「能學」(學生能夠學得會)。

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但並不表示教師的角色就因此而不重要,我認為在課堂中,教師與學生應該是「互為主體」的,也就是說,教師從「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出發,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考量環境及學生的特性,並運用教師本身的教學知能,與學生共同為學習與成長而努力。

5.重視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關注與興趣,提供遊戲情境「寓教於樂」

Peters曾提出教育的三大規準,其中一項即為「合自願性」,認為教師必須安排適當的學習情境,增加學生自願學習的動機與興趣,以提升其學習意願與效果。Dewey重視學習者本身對學習內容的興趣,主張提供遊戲情境,以達「寓教於樂」的成效。因此,學校應可適當地安排遊戲情境與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例如,新北市重陽國小在校園中設置「玩具煩抖城」,一方面讓學生下課時能有玩玩具的空間,另一方面也提高學生來學校學習的動機。
新北市重陽國小「玩具煩抖城」

此外,有些老師會善用情意目標的層次,透過遊戲或創意的教學,讓學生從「注意」到「反應」,再到「接受」,逐步養成學生樂於學習的心

有活力、愛活動是孩子的天性,教師應安排適當的情境,讓校園及課堂中能充分發揮「境教」的功能,以促進孩子對學習內容的學習意願與專心程度。

6.教學是基於「一定技術」的「藝術」,基本教學與創新教學能力同樣重要

教學到底是一種技術性的活動?還是一種藝術性的活動?這個議題經常被拿出來討論。我認為若教學純粹屬於技術,則或許我們未來能設計出教學機器人(其實現在已有許多雛形出來了),就直接將技術性的程式輸入,就可以讓它擔任教學者的工作,但事實上教學現場是複雜的、多元的、變異的,因此不應只是仰賴教學的技術。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若將教學純粹看成是一種藝術,認為教學者不一定要接受教學的訓練,就可以表現出其特有的教學藝術,這難免又陷入另一個極端的思維。教學是需要「蹲馬步」的「基本功」的,教學能力不是一蹴可幾的。就像張大千之所以能畫出潑墨畫,是基於其累積許多年的繪畫基本功。因此,教學應是「基於一定技術的藝術」。

因此,在師資培育的過程中,同時注重教學法知識(PK) 、學科內容知識(CK),以及學科內容教學法知識(PCK)。PKCK可以算是基本功,而PCK則是針對各科(領域)的特性,安排適合該學科的教學活動與目標,此可以算是一種教學藝術的表現。
由上可知,教師的基本教學能力與創新教學能力同樣重要。教師應具備基本教學知能,並培養創新教學的能力,將教學的技術與藝術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7.提早或過度重視就業與職業教育,不一定是好事

Dewey是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因此,他特別重視就業與職業教育,認為學校應落實職業教育,讓學生習得一技之長,但Dewey所指的職業教育,並不是要在學習階段就預先決定未來的職業,他認為這樣會妨礙學生的智能發展,而培養出一成不變的機械技能。這樣的觀點,在100年前與100年後的今天,是否有所改變?我認為目前台灣的大學教育,偏重職業導向的學習,而逐漸忽略大學應具備的學術訓練與博雅教育的功能。職業過早分化與定向,雖然有助於聚焦於特定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但也容易忽略人文精神與科普能力的培養,如此一來,教育就只是培養出「工人」而不是培養出「公民」


◎關於生活(生活應用)

Dewey的理念雖然多是關於學校教育,但對於家庭教育或是生活教育,其實亦具啟發性。身為父母,要相信你的孩子,要與孩子一起討論學習的目標與價值。平時應該多安排親子互動,藉由遊戲與活動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或許找幾套適合闔家一起玩的桌遊,可以作為親子互動的好方法。

此外,父母應教導孩子能思考他自己的行為,以及這樣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具體的作法是一開始由父母提供過去的經驗,慢慢的開始與孩子共同思考,最後逐漸放手,讓孩子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關於企業(商業應用)

Dewey的教育理念其實也可以應用於企業之中,特別是企業中的教育訓練。首先,要相信你的員工,從事企業教育訓練工作者,應同時瞭解講師的教學與學員(員工)的學習目標,在非討好且不鄉愿的前提下,促進講師瞭解員工的學習需求,以學員的需求為中心,再考量講師本身、學員特性、企業文化等因素,共同設計出合適的課程與教學活動

此外,Dewey的遊戲與工作結合的理念,與目前「企業遊戲化」、「工作遊戲化」(例如google的公司文化與上班模式等)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

Dewey認為經驗包括行為及其預期的結果,而在企業中,績效管理的績效考核,其實也應該包括「行為」與「行為的結果」兩種面向,並且重視上司與部屬共同思考與討論部屬的經驗(行為與結果)。


◎延伸閱讀
解讀杜威教育王國:理論與應用〉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1091


◎預告
第一本書是100年前的著作,第二本書準備來讀2017年熱騰騰的著作,較偏向教育實務的著作,與這本書截然不同,敬請期待!


◎書目與備註
本來我想提供書目資料就好,但為了方便大家找到書,我還是貼上網路書店的連結(我目前沒有參加網路書店的AP策略聯盟,若有參加也會將回饋金捐出,因為這不是我寫100本閱讀心得的目的!)

「網路與書」的版本,網路書店應該還買得到,「師大書苑」的版本,網路書店大概買不到了,實體書店可以找看看。


·         書名:〈民主與教育 
·         作者:John Dewey(杜威)
·         譯者:薛絢
·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         書名:〈民主與教育
·         作者:John Dewey(杜威)
·         譯者:林玉体
·         出版社:師大書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