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2020.4.6 我曾寫過一篇關於「線上同步教學」的文章:「線上同步教學」,我的有感而發(https://www.educator.tw/2020/04/elearning.html)。老實說,當時的我,雖然多年前曾有同步遠距教學的經驗,但對於線上同步教學已經生疏,或更正確的說,是從沒有熟悉過。因此,寫那篇文章時,我是以線上同步教學的學習者角度「揣摩」及「預想」線上同步教學的相關理念與問題。現在看起來,那篇文章寫的算是中肯,也的確分享了一些我個人的想法。
2021.5.17以來,我進行了四週的線上同步教學(以下多簡稱為「線上教學」),累積了一些線上同步教學的經驗與想法,再加上,這段時間在網路上看到許多學校老師及企業講師分享的線上教學理念與經驗,這些分享每每讓我感佩,我心想,若換做是我,我可以分享或貢獻些什麼?這激發我寫這篇文章的動力,我想到,我可以將上面所述那一篇文章,從「教學要素」的角度重新整理與增補,分析與討論目前我所看到的「線上同步教學」現象,分享我個人的觀察與心得。
教學的七大要素包括:「學生」、「教師」、「內容」、「方法」、「目標」、「環境」,以及「評量」,這篇文章以此七大教學要素作為框架與視角,分析「線上同步教學」應考量的七大要素之內容與要點,在每個教學要素上,都提出該要素的教學王道。
本文主要的觀察點來自於「學校」場域,企業培訓場域的老師可以依據自己的教學狀況,自行斟酌內容的適用性及轉化的可能性。此外不同教育階段的學校老師,在閱讀本文時可能也會有不同的發想與感受,同樣可以自行斟酌內容的適用性與轉化應用的可能性。本文純粹是我個人的「觀察」與「觀點」,僅供參考,是否認同或是否有用,讀者可以自己做聰明的判斷。
一、「學生」
教學設計與實施時,不管是實體課堂或是線上教學,第一個要考量的教學要素就是「學生」。特別是最近很熱門的翻轉教學,強調的就是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思維與設計。線上同步教學時,雖然在同一個「時間」,但因為「空間」的不同,教師無法像處於同一時空中的實體課程一樣,能一眼看出學生的參與度,因此,更需要善用教學內容與方法的安排及設計,來讓學生能「參與在學習之中」。
(線上)教學的王道在「學生」上是「參與」:教學要能讓學生處於「參與」課程的狀態之中。
線上教學時的「學生」要素,可以包括下列的「四度」與「四感」:
1.信任度
老師對學生的「人性」基本假定,有的是「絕對的性善論者」,有的是「絕對的性惡論者」,有的是「性有善有惡論者」(就像企業的XY理論,也是性善論與性惡論觀點的差別)。無論基於那一種人性論來看待學生,教育或教學都有其價值性與必要性。
近年來的翻轉教學及108課綱,均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們被期待以「信任」的態度來看待學生的學習。這種強調「信任」而非「挑錯」的教學理念與態度,是教師進行線上同步教學時很重要的基本認知,線上教學時,老師要更能「信任」學生。
從另一個觀點來看,線上教學因為師生不在同一個空間,所以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而影響其參與度及專注度。
2.準備度
要從實體課堂邁向虛擬教室同步教學,我們最先想到的都是教師的準備度,但其實學生的準備度,也是要關注的重點,特別是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生準備好進入線上教學模式的程度,是影響線上教學成效的一大因素。
學生的準備度包括物理的準備與心理的準備,物理層面的準備包括上課的載具設備、網路條件等,這些固然重要,但心理上的準備更重要,也就是說學生在心態上是否也做好了準備,學生是否對於線上教學的型態與樣貌,是否已有初步的瞭解,並且做好準備(此點在「環境」要素中也會提及)。
為了提升學生在心理層面的準備,教師可以透過「事先演練」(也就是超前部署),或者是透過詳細的線上教學與學習「規則」與「規範」,例如點名的方式、發言的規則、上課的互動方法與規則、作業繳交及補交的方法與途徑、請假的規則、評量的方式等,提前讓學生對線上教學能透過「心中的圖像」來做好準備。
3.參與度(專注度)
在線上教學時,專注力的「引發」固然重要,但我認為專注力的「維持」也很重要,引發已經不容易,維持卻更難,而專注力的維持就是「參與度」的表現。因此,與其只關注在學員的專注力,不如多關注學員的「參與度」,因為,即使是線下的實體課程,學生也未必就會百分百的專注,更何況是在線上同步教學時,學生一定會有不專注的時候(特別是可以關mic及視訊的時候)。教師該關心的是學生是否有真正「參與」課堂的活動,即使他可能會有時「分心」(嘴巴分心吃東西),但若還是在「參與」(耳朵還是有在聽)的狀態之下,我覺得教學效果還是會有的。
教師在課前可以先預想線上課堂可能會出現的學習曲線圖(也可以稱為學生專注力或參與程度的曲線圖,X軸是教學時間軸,Y軸是學生參與或專注程度),也在課前預想自己想要呈現怎樣的學習曲線。在線上同步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者要隨時觀察學生學習曲線的變化,也就是學生專注力的變化,當察覺曲線往下掉時,就是變換教學方法或進行互動的時機點。
4.吸收度
遇見有「慧根」的學生是老師之福,但若沒有慧根,只要學生「會跟」,也能追隨著老師的步伐成長。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隨時注意學生是否有「跟上」,隨時注意學生是否有「脫隊」。線上教學比實體課程更需注意學生上課時的「吸收程度」,線上教學不能像實體課一樣「一直講」(其實就連實體課也不能一直講),要能適時停下腳步,檢視一下學生是否能夠吸收與消化教師所教之內容。
中小學的線上教學比起其他教育階段或成人教育,可能更容易會「放大」家庭背景所帶來的學習差距,因此,教師要能隨時注意全體或個別學生的學習「吸收度」或「理解度」,並據以調整教學節奏與內容,或進行個別的線上補救教學(這是另一個未來學校與老師需面對與解決的問題)。隨時注意吸收度的方法,可以參見「評量」要素中的「形成性評量」。
5.存在感
「存在主義」精神對課堂中啟示就是:「不要讓學生成為教室中的客人」,平時在實體課程時,老師可以在現場立即發現學生是否「心在焉」或「已神遊在外」,但線上教學因為空間距離的限制,教師要多花一點心思讓學生能在線上課堂中具有「存在感」。因此,線上教學時,教師應該要多念學員的名字。笛卡爾曾說「我思故我在」,而我在實體教室把這句話改為「我言故我在」,我鼓勵學生能在課堂參與討論或發言,發言代表自己的存在,而在線上同步教學時,除了「我言故我在」,老師還可以發揮「點他故他在」的精神,適時的提及學員的名字,學員在線上課程中聽到自己的名字,比較容易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中的存在感。
但我也要提醒大家,不是要教師「一直」且「刻意」的念出「每個人」的名字,而是當學生有回應、提問、良好表現,若甚至是有點分心時,能「適時」的「點名」,這是一種「立即的回饋」,會有很不錯的效果。
6.成就感
我人生的第一場辦論賽,是國中時輔導老師在班上舉辦的,當時的辯論題目:是「成績影響興趣」?還是「興趣影響成績」?我當時選擇站在「成績影響興趣」這一方,當時的想法是學生一開始對學科並不認識,不一定能確定是否為真正的興趣,因此,學得好不好會影響是否願意再學。若你現在問我:「興趣」與「成績」,到底是誰影響誰?我想或許他們是相互影響的關係吧!「學得好」,學生就能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對於學習會產生「興趣」,而如果對於科目有「興趣」,就願意繼續努力學習,可以獲得更大的「成就感」。
相較於實體課程,要如何讓學生從線上教學中獲得成就感?因為線上教學課程,學生需專注於載具螢幕的時間長,較容易分心,若是一不小心沒跟上老師的教學內容,就可能會有挫折感,所以,可以將原本實體課的大活動(大範圍,大目標)拆解成小活動(小範圍,小目標),讓學生從解鎖小活動中獲得小成就,累積小成就中的「成就感」,再來完成大成活動。課程內容與評量的「拆解」,讓線上教學時,學生可以容易直接獲得成就感。舉例來說,老師在課程中,可以善用簡單的是非題或選擇題,請學生直接在會議的聊天室中回答Y或N,或者輸入選項號碼,從簡單的題目著手,讓學生立即獲得答對的成就感,也可以搭配IRS即時回饋程式(例如kahoot)來進行。
7.儀式感
線上教學的「儀式感」,指的是透過一定的儀式,讓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產生一種習慣與默契,這些儀式包括老師安排的儀式及學生自己設定的儀式。
老師安排的儀式
現在的大學課堂,已經不會有「起立,立正,敬禮」的課程開始儀式,但上課還是可以有一些「儀式」,簡單的說,與學生共同形成「準備好要上課」或「已經可以下課」的默契或程序,這就是「儀式感」。就像鳴槍起跑「ready,set,go!」及「終點的拉線」,也像吃飯時的「開動!」及「我吃飽了!」,還像上班及下班時的「打卡」,上課及下課時的「鐘聲」就是一種典型的「儀式」。
線上同步教學時,由於師生不在同一個空間,比起實體課程更應該設計適當的「儀式」,讓學生能有「儀式感」,進入學習狀態。就像畫一條線告訴學生「準備上課了」(這就是一種「開場」的儀式)以及「我們已經完成課程了」(這就是一種「慶賀」的儀式)。例如:線上教學時播放「上下課鐘聲」(我推薦西敏寺的版本),就是好用的方法之一。
學生為自己設定的儀式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為自己設定「準備好要上課了」的儀式,例如:準備一杯好咖啡,或是一份甜點,或是許多零食,或是擺上娃娃或公仔,或是準備好文具…,都是可行的方式。線上教學的儀式感能讓學生更有上課的「實體感」與「臨場感」。
8.一體感
所謂「一體感」,就是與老師及其他同學「同在」一個「心理空間」的那種「踏實」的感覺。由於平時上實體課程,已經變成一種「習以為常」的事,所以,實體課反而容易忽略那種「全班一體」的感覺。改為線上課程之後,學生反而更想念彼此,反而更期待與大家「相處在一起」的「一體感」。
線上教學時,為何「一體感」很重要,因為一體感會讓學生「期待」上課,「期待」與同學在「線上」相見。如何在線上課程時營造「一體感」?第一種方法可以試著在課程一開始或中場下課的一開始上課時,開放一點時間讓同學可以「眾生喧嘩」(也是「眾聲喧嘩」),彼此寒暄聊天,就好像他們平時實體課的「下課時間」一般。但為何不要請學生在下課時自由互動呢?因為線上課時要更專心,所以下課就專心休息一下。另一種方法是安排「分組作業報告」,讓他們至少有藉口與機會與組內的同學可以線上交流互動。除了課餘各組自行約時間討論,我也會在課堂中挪出20-30分鐘,讓各組自己另開會議室討論分組報告的內容。
線上的分組報告,學生反而比實體課程的報告更認真,也更珍惜彼此互動的機會。就像大二學生在「分組報告」課程之後的心得中寫的:「今天聽了所有同學的報告,覺得大家真的超級認真也超級用心!各組的海報都畫的很吸引人,在講解的時候也盡可能在短短十分鐘內講出營隊的核心價值與內容,讓我們能迅速抓住重點~而且也能從大家的報告中聽出來,大家都是有備而來!都很熟悉自己夏令營的內容、詳細資訊等等,專業度非常高!
再來是遠距教學已經第四週了,今天幾乎聽到全部同學的聲音,超懷念也超感動,想趕快開學見到大家!」
二、「教師」
教師與學生同為教室的主體,不論是在實體課還是線上課都是一樣的。教師在線上教學的前中後,都需要有很多的準備功夫。正如大二學生在「教學設計與方法」課程的學習心得中提到的:「今天一樣大家雖然也是隔著螢幕,但仍可以感受到老師滿滿的教學的用心與熱忱,可以想到老師為了要在線上課程也有良好教學成效,在我們看不見的背後一定準備了很久…」。線上同步教學時,教師應具備的能力,以及應做的教學準備,是線上教學的另一項要素。
(線上)教學的王道在「教師」上是「準備」:教師在教學前、中、後都應呈現最好的「準備」狀態。
線上教學時的「教師」要素,包括教師應具備的六大能力:
1.調適力
從觀望到恐慌,從恐慌到調適,我發現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有絕佳的「調適力」。「調適」,就認知心理學家Piaget的觀點「調適是指個體遭遇新的情境或刺激時,當既有的認知基模無法有效因應新環境的要求與改變時,個體必須改變自己既有認知基模以因應環境的變化,以求平衡。」簡單白話一點來說,「調適」就是當一個人原有的看待事物或處理事情的模式,在面對環境的改變及新事物的挑戰時,必須主動將原來的模式做大幅度的調整與改變,甚至可能必須完全放棄原有的思維與處理模式,重新建立新的思維與處理模式,這樣才能夠讓自己去面對這個新的挑戰與環境的變化。
教師們現在所面臨的,不正是新環境的變革與新事物的挑戰嗎?這不是「逆來順受」,也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一種「自我調適」的歷程。教師們在這次的防疫停課期間,普遍展現出不錯的「調適力」。
2.資訊力
線上同步教學者除具備運用科技平台的「能力」(或技術)外,重要的是教學者「資訊與科技素養」的培養,也就是說,除了具備線上教學所需的科技相關知識(應做),也要擁有線上教學所需的科技相關能力(能做),更要培養自己對線上教學的正向與積極的教學態度(想做),但老實說,這是防疫停課前,以及防疫一開始時,老師們最關心也最擔心的事情。
停課至今即將邁入第五週(雖然還是進行式),我想與其說教師們的「資訊力」大躍進,不如說教師們對資訊的「防備心」與「恐懼感」,被現實的需求所淹沒,也被實做的經驗所掩蓋。這不能說是「認命」,或許只能說是「認清」,認清時勢,認清教育本質及自己的教師本務。
我只想跟老師們說,資訊科技的學習是看不到盡頭的,這一點從手機的汰換率就可以得知,手機通常就是一買就落後了,因為永遠有新款手機等著上市取代舊款。所以,教師面對線上同步教學或線上錄影教學,只要具備夠用的資訊力就好,只要有正確的資訊素養就夠,別往牛角尖裡鑽!
3.靈活力
線上教學以來,我們家的兩位老師(一位大學老師,一位小學一年級級任老師)分別扮演了兩種不同的角色,呈現兩種不同的教學型態。第一個角色是「直播主」,指的是我(雖然我不喜歡當直播主),因為大學需要進行線上同步教學,所以三週來,我是家中唯一需要線上直播「授課」的人,每週8小時的線上課程,卻需要很多的時間來重新準備才能粉墨登場。第二個角色是「youtuber」,指的是我們家女主人。因為國小低年級不需要線上同步教學,所以三週來,我們家女主人自錄PPT教學影片,放在youtube上讓學生看影片學習,她說:「看著自己youtube帳號中的『你的影片』,越來越多,頗有成就感」。
其實,四週前,我只有幾年前的一學期「同步遠距教學」的經驗,以及去年一場線上同步教學的「測試」教學(邀請50餘人參與我的線上教學試教,而且用的是zoom)。這次停課之前,我完全沒有google meet的實際教學經驗,而我們家女主人也很少有錄製教學PPT簡報影片的經驗,我想,有許多教師夥伴也應有同樣的情形。但一路走來,我們還是辦到了,我想這就是教師教學的「靈活力」,有些教學原理及原則是不變的,教師們靈活地進行了知識與能力的學習遷移,這是教師專業的表現。
4.組合力
由於資訊軟硬體的日漸成熟與發達,再加上這次疫情的推波助瀾,使得傳統的課堂教學型態面臨需調整與改變的局面。此次,因應防疫需求,所進行的線上同步教學、影片教學,或是教學平台的自主學習(例如均一教育平台或PaGamO)等不同於實體課程的教學樣態,在疫情逐漸穩定,可以回歸實體課程後,必然不會因此而隨之消失,反而會逐漸成為學校教學的型態之一。
「實體課」+「自主學習:影片或平台」+「同步線上課」的「混成式學習」(或稱為「混合式學習」),在未來會慢慢成為一種教學的「常態」。因此,教師就必須具備能將上述的各種教學或學習方式適當地「組合」起來的能力。教師必須要開始思考自己所教授的課程,哪些單元適用實體課,哪些單元適合線上同步教學,哪些單元可以利用影片及教學平台的資源,適當地結合這些教學型態,讓彼此產生「混合加成」(所以是「混成式」)或「混合加乘」的效果。
5.傾聽力
以往,我一直認為線上同步教學(尤其是直播或錄影式的教學)是完全「教師中心」的教學模式,但由於科技的進步,線上同步教學透過適當的教學活動設計以及教學輔助程式與平台,師生與生生之間還是可以在線上互動的,雖然這樣的互動還是偏向「教師為中心」。我認為儘管線上同步教學的臨場調整還是較實體課程難度高,但總是往「師生互為主體」邁進一步。
因此,線上同步教學的教學者,不是只有自己「一味的講述」,要考慮學生也是課堂中的「主體之一」,所以可以設計一些讓學生對課程表達意見與想法的機會,多「傾聽」學生的想法與意見,並據以作為調整教學流程與內容的參考。
高中階段以上的教師,可以搭配課程而在FB成立課程討論社群,這樣的社群平時可以上傳教材、可以發表每週課後心得、可以上傳補充教材、可以發布相關資訊,線上教學時,可以用來公布線上會議室連結,可以將線上教學時在白板或其他外掛程式的互動成果,分享在此社群中。透過學生在FB社群的每週心得分享,老師也可以瞭解學生的學習心得與想法,這是另一種「傾聽」。
6.觀察力
教學從來就不能算是一件輕鬆的工作,實體課時,教師一方面要教授課程內容,一方面要注意學生反應,還要進行班級經營,經常需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因此,每位教師在實體課堂時,都有很好的「觀察」功夫。這樣的功夫在線上同步課程時,不能被忽略,反而需要被強化。
由於線上教學的限制,教師比較無法像實體課一樣能那麼「直接地感受」到班上的學習氣氛(團隊動力),也無法像實體課一樣那麼「直接地觀察」出班上學生的表情及反應,因此,教師在線上教學的「觀察力」要加上一點「間接的」方法。
雖然,教師在線上教學時,還是可以透過視訊畫面看到學生的表情與狀態,但畢竟視窗小,而且又有學生不開視訊或沒有攝影鏡頭的問題(關於如何讓學生開視訊鏡頭,已有許多神人提出一些很棒的方法,在此就不多論述),因此,「直接」的觀察不容易。有哪些「間接」的觀察方法呢?我個人的經驗是可從幾個跡象中看出來。第一是「開視訊的人數突然大量改變」,若你在線上課程中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開視訊畫面,但你在教學過程中,突然發現同時或在一定時間內有多數的學生「開」或「關」視訊(通常是同時關的情形較多),那麼就表示學生的學習狀態有變化。第二是「隨時提問請學生開mic回答」,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從學生的回答中,「間接觀察」出個別學生的上課情況。第三是「聊天室的留言情形」,我在線上教學時,喜歡不定時的請每位學生在聊天室裡輸入一些簡單的符號或訊息,例如「瞭解我的意思的同學請在聊天室打Y」,或者是「現在第一組要開始報告,請同學在聊天室打上111來歡迎他們」,然後,可以由學生在聊天室「洗版」的「人數」與「速度」來觀察出學生們普遍的參與狀態。
線上同步教學還是可以觀察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只是要多花點心思,間接地觀察與感受。
(歡迎分享本文,分享時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