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

「培訓CORE」與「教學核心」的對話:我的同化、調適、統整


--Wally老師的轉化,學習Bob Pike大師的精華

「教,然後知不足」,因此,近幾年來我開始嘗試「擴大」自己的舒適圈,為自己安排跨界的學習之旅,幾年的學習不僅「眼界」被打開,連「腦洞」也隨之大開,但眼腦越開,越是察覺「學,然後知不足」,唯一的辦法就是「再繼續學」
清涼音教育學苑的「講師精進研修講座」系列課程Wally老師在四個系列的第一場介紹Thiagi大師的教學活動與理念,以及影片教學法(學習心得詳見:Jolts,一場精彩的學習之旅)。這次的第二場,Wally老師介紹了另一位國際級大師Bob Pike的理念精華,再加上我一直很喜歡的「故事教學法」,又是一場精彩的學習旅程。


前一次課程,我主要把CPU開在觀察Wally老師的運課與教學方法,對於Wally老師的教學功力佩服不已,因此,這次的課程我選擇全心放在課程的內容與教學的活動上,並且用這次所學的「新經驗」(或新知識)與先前的「舊經驗」(或舊知識)相對照,從新經驗與舊經驗的「對話」中,將學習的價值與收穫極大化。在此次的課程學習中,我心裡反覆出現的自我對話句型是:「這跟我之前學過的好像有異曲同工之妙」「這跟我之前的想法有點不太一樣

這樣的歷程讓聯想起認知心理學大師Piaget所提出的「同化」與「調適」的兩種「適應」的歷程。雖然Piaget的理論不一定完全適用於解釋我這次的學習經驗,但用來分析我的學習心得,應該可行。


我的同化:將新經驗融入舊經驗的歷程

因為工作及專業背景的關係,對於「教學」已有一定程度的瞭解,這是我的舊經驗及舊知識;但「培訓」對我而言,多半都是新經驗與新知識,不過,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培訓」與「教學」其實有一些原理相通之處,因此,學習中我經常會在心裡將新與舊相互連結,用我的舊經驗來解釋新經驗,或用我的舊知識來理解新知識這樣的「同化」過程,讓我的學習之路快速但也紮實。

1.培訓CORE vs. 教學核心

這次的課程Wally老師介紹了Pike最主要的理念”CORE”,也就是培訓的COREClosers(完美結尾)、Openers(有效開場)、Revisiters(溫故知新)、Energizers(活力串場)。依我個人的解讀,這四項培訓的核心,若依照課堂的教學順序來排,應該是Openers Energizers + Revisiters Closers

在師資培育的過程中(不管是我自己在當師培生,還是我在當師培生的老師時),我的老師及我都會在指導學生撰寫教學活動設計(簡稱教案)時,教導他們教學的過程應該包括三個階段:準備活動、發展活動、綜合活動,可以視為教學活動的「核心」。所謂的「準備活動」是指教學前或教學一開始,為使學生更快速而容易地進入學習的狀態,所設計的「引起動機」活動及「起點行為」或「先備知識」分析;「發展活動」為本次課程主要的學習內容、觀念、重點,以及所運用的教學方法;「綜合活動」可以包括此次課堂所學的內容之回顧、複習、總結或評量。

Bob Pike所提出的培訓「CORE」概念,與教學活動的三大核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準備活動等同於Openers;發展活動可以包括EnergizersRevisiters;而綜合活動則可以包括ClosersRevisiters

其實,就連在寫作技巧上所強調的三大歷程:鳳頭(美麗的開頭)、豬肚(豐富的內容)、豹尾(有力的結尾),與上述的CORE及教學核心,也都有相通的原理。

簡單來說,培訓、教學、寫作都可以視為一種「起、承、轉、合」的歷程

2. 培訓CPR vs. 教案的內容、方法、步驟、評量

Wally老師也介紹了Pike所提出的另一個原則”CPR”,包括Content(內容)、Process(流程)、Revisit(或為Recall,指的是自我的回顧)。這樣的原則,和教學活動設計(簡稱教案)中包括的四大要素也有相通之處。

教案撰寫時應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教學評量等四個要素。若將此四要素與PikeCPR原則相對應,C即為教學內容,P則包括教學步驟與教學方法,R則為教學評量,包括教師評量及自我評量。

不論是Pike的培訓原則或是教案的要素,一堂課程重要的不外乎是教學的內容、教學的方法與流程,以及教學的回顧與評量


我的調適:調整舊經驗以接受新經驗的歷程

除了將新經驗融入舊經驗的「同化」,這兩次的學習都有一些調適」的過程,也就是調整舊經驗所形成的思維基模,來接受新經驗或新知識。最大的一項「調適」在前一篇中已有提及(「課程給我的衝擊」),前文內容如下:「原來,在培訓及訓練界,關於教學活動及遊戲的研發與設計,已經有如此系統化之發展,比起學校教學體系,這樣的系統顯得更為完整且深入」(詳見Jolts,一場精彩的學習之旅一文)

而這次上課中,我的另一項調適點在於Wally老師引用Pike的一句話。這句話大意是:「永遠不要相信在台上的任何一個人」(印象中這句話是出現在橡皮筋活動時)。我必須老實說,這句話對傳統師資培育系統出身的我來說,一開始是不理解也不認同的。怎麼說呢?我所接受的師範教育告訴我要重視「身教」,因為所謂的「師範」就是「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們總是被提醒要作學生的榜樣,正如福祿貝爾所言:「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儘管如此,但我始終相信「一切都是有道理的」。經過仔細思考與自我調適,我想通了!Pike這句話是用反面的說法來提醒教學者重視活動設計的創意與技巧,教學者若能設計學習者「意想不到」的活動(這與PikeOpeners所說的「打破預期假設」或許也有關係)無疑可以增進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並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教學的成效。

另一方面,這句話也提醒學習者要具有批判思考的學習精神,俗語有言:「盡信書不如無書」,其實「盡信師亦不如無師」,就像希臘三哲中的Aristotle所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為人師者最大的成就感,不是以難倒或考倒學生為樂,而是以培養出比自己更厲害的學生為榮,這才是教學的本質。

透過對這句話的調適,我學習到台上的教學者應該營造讓學習者「出乎意料」但又有「原來如此」之感的學習經驗,並能培養學習者的「批判思考」精神。


我的統整:整理新經驗之所得

基於上述的同化與調適的適應歷程,將這兩次的學習心得加以整理,統整如下:

1.     活動為王:教學是由一個一個的活動所組成

不管是Thiagi還是Bob Pike都主張教學是由「活動」所組成。不管是Openers的開場活動、Jolts活動、框架遊戲、Energizers的串場活動、Revisiters的回顧活動,亦或是Closers的結尾活動,教學都是由這一個個活動所構成。

因此,教學者必須熟悉並善於利用各種活動,在教學前的準備便完成適當的教學活動設計,合理地安排相關的教學活動

2.     意義為重:每個活動都要被賦予教學的意義

雖然教學是有一個一個活動所組成,但不是每個活動都是用於每個教學主題,也不是只要進行活動就是好的教學。重要的是課堂中所進行的每一個活動,都必須具有教學的意義,也就是說每一個活動都要是「教學活動」,而不只是「遊戲活動」,每一個教學活動均應能凸顯或符應教學的主題與教學的目標

課堂的教學活動,或被用來引起學習動機,或被來用來解釋教學內容,或被用來加深學習印象,總之,所有的課堂活動都必須被賦予教與學的意義。

3.     起承轉合:教學歷程具有一定的模式與轉換

如前所述,不論是Bob Pike所提出的CORE或教學的三大歷程活動,都能看出教學的歷程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是直線性的發展,而是需要如作文般的「起、承、轉、合」模式。如此一來,一方面可以增加課堂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學習者的專注力與興趣。

在教學模式轉換的過程中,重要的是前後要能加以連貫與銜接,就像一場好的戲劇,在開場、主軸、轉折、結局等的安排,可以給人一種一氣呵成的整體感。就像楊田林老師的「楊士比亞曰」中的一句:「好老師=好編劇+好導演+好演員」。

4.     承上啟下:各個活動間的串接要能緊密連結

除了開場、主軸及結尾的連接外,由於教學是由一個個活動所構成,因此每個活動之間承上啟下的串接亦需加以適當的設計。簡單的說,一堂良好的教學活動設計,會透過前一個活動的內容,來為下一個活動「鋪哏」,讓整個學習的歷程與內容相互串接,前後能無縫接軌

活動間的承上啟下說起來容易,但實際設計時卻不是那麼樣的容易,因為合適又有哏的活動其實是難尋的。但也並非完全沒有方法,重點是教學者要能多充實自己的活動素材,並且能從活動中淬取出有意義的元素,因為,一個教學活動通常並不是只包含單一種教學意義,教學者要能多元的為活動設想其所能表達的意義

5.     學員中心:隨時觀察學員的學習反應與成果

Bob Pike的培訓活動或技巧,有一個相當核心的精神,那就是「以學員為中心」。不論是其所提出「90/20/8」法則,或是其所發明的互動遊戲,都強調培訓者要能掌握成人學習的特質。這與目前教育界逐漸興起的「翻轉教學」,同樣都是一種重視學生學習的教學理念。

教學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隨時觀察學員的學習反應與成果,而不是只在意教學者自己的教學便利性及流程。

6.     因勢調整:立即依據學員反應調整教學步調

呈上所述,教學者除了必須在課堂中隨時觀察學員的學習狀況外(這就是一種形成性評量),還必須在當下立即一句學員的學習狀況加以調整教學的進度、教學的內容、教學的步驟或教學的方法。

對於對教學者而言,你所上的這一堂課的主題可能你已經上過數十次甚至是數百次,但學習者來說,這可能是他所上的「唯一」的一堂這個主題的課程,因此,教學者應該有能力,也必須有能力視學生的學習反應立即調整教學,因為教會比教完更重要!


這次的學習,我從「同化」與「調適」的角度看見自己的成長。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能有「學,然後知不足」的體悟,是進步的開端;而從教學者的角度來說,「教,然後知不足」何嘗不也是教學者自我精進的出發點。我因自覺「教之不足」而學,但又深感「學亦不足」,教學的學習成長之路果真無涯!

這是我在此次課程的總結活動Gallery Walk中所寫的文字



對了,還有一件事……

除了Bob Pike的教學理念,這次課程的另一個主題是「故事教學法」,我覺得這是一門大學問,也是我自己的研究興趣與主題之一(我也去上過一些與故事相關的課程,詳見故事與簡報的「望遠鏡式視域交融」)。這個主題非三言兩語可以交代清楚,未來有機會再完整地分享我在故事教學的學習心得

先用以下的故事來總結這次的學習經驗:
故事是這樣的:「工地裡有三個工人在一起工作,問第一個人:『你在做什麼?』第一個人回答:『你沒看到我正在砌磚塊嗎?』接著又問第二個人:『你在做什麼?』第二個人回答:『我正在砌一道牆』最後問第三個人:『你在做什麼?』第三個人回答:『我正在蓋一間全世界最美麗的教堂』。」

若用上述這個故事的三個層次來回答這次的學習經驗,會有這三種層次的答案:
「我正在上課」
「我正在上一堂很厲害的課」
「我正在往有效精進自己教學的路程邁進」

我想我會努力往第三個層次邁進!


延伸閱讀
孫波、龐濤、胡智豐譯(2015)。重構學習體驗以學員為中心的創新性培訓技術Creative training techniques handbook3rd)。(原著者:Bob Pike)。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3)。

請在大陸工作的弟弟在淘寶網買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