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我的短講備課心得…《樹人講堂—師心豐》的準備經驗

先說結論

經過這一次短講經驗,雖然我還是不那麼擅長短講,不過,至少有了準備的概念與方向。

2016/11/26 百年樹百人講師社群舉辦了第一場的公益講座,我應百年樹百人社群幹部之邀,在公益講座中分享師道的精神與傳承,自從接到任務以後,其實心理壓力頗大,還好過程中有許多貴人相助

我也試著用我在演講中所提到的精神來準備這次的分享,因為….
我不想落入To say is one thing, and to do is another.的窠臼中,
楊士比亞曰:老師說一套做一套,學生馬上就知道,

其實就算學生不知道,老師自己心裡也清楚得很!





身為講者,我想分享我當日演講的內容與心得,一方面不想過度自我膨脹,
另一方面也是對當日聽講者的一種尊重,
最重要的是,寫聽講心得是聽講者的權利

所以在這裡我想分享的,是這次我如何準備這場演講的歷程,以及準備過程中的學習心得,
或許不是最標準、或許不是最適當、或許就只是個人經驗,但...
如果能對其他要準備演講分享的人,有一些幫助,就算只有一個人,
其實就算不能對任何人有幫助,也是為自己留下一些紀錄!

光這一點就有記錄下來的價值!

師心豐的六位講者 照片來源:賦力Manny
 

綜合這次的經驗,提出八點我自己的短講準備歷程,以及學習的心得:


1.   對焦:要先確認整場的主軸


演講與分享一定要有主軸!應邀擔任講者時,從樹百人幹部獲得的訊息是此次講堂的主軸是「師道與傳承」,希望我以學校老師,特別是老師的老師之身分來談。其實嚴格說來,一開始對我而言,這樣的主軸並不明確。我想釐清的是,我要講的是「我認為的」師道,還是「理論中」所揭櫫的師道,抑或是「世俗眼中」的師道。再者,我想要了解的是此次講堂的目的是介紹「師道」,還是介紹「樹百人社群的師道」。
經過幾番與幹部們的對話,再與我自己的理解加以對焦,決定將主軸定調為我自己所經驗與整理的教育理念(或許還稱不上是師道),分享內容不刻意強調樹百人的經驗,但會提及我與樹百人師道精神的連結。
準備短講前的「對焦」很重要,但重要的是找到對的人、在對的時間、以對的方式 進行對焦。個別主題式的團體短講 (例如TEDx),每個人可以有不同主題,而且不一定會有共同的主題,此種形式的短講,對焦上較為容易,甚至不一定要對焦。但是,共同主題式的團體短講 (例如:樹人講堂),每個講者的主題要圍繞在大的主題架構下(例如此次樹人講堂的師道與傳承),那對焦絕對有必要。確認主軸及相互對焦的目的在於希望能「以終為始」,亦即掌握最後希望達成的目標,進而由目標往回推,確保分享的內容與過程,能正確地朝目標邁進。

2.   人本:要以「人」為核心來考慮內容

在確認主軸之後,就必須開始要決定講些什麼內容。但要以誰為主體來考慮該分享什麼內容?教育的核心是「人」,包括教師及學生,教師要教些什麼,不是只考慮教師的想教什麼,也不是只考慮學生想學什麼,而是應同時考量教師與學生的特性。短講其實也一樣!因此,在共同的主軸下,短講中該分享什麼,應是同時考量講者與聽講者的特性與需求。
此次樹人講堂的主辦單位很貼心地為講者進行了聽講者的課前問卷調查,讓我們能在課前就先了解聽者的背景、參與動機及對樹百人的理解等,這對我在準備內容上,提供了許多的訊息與協助,我在開場白的提問及互動哏,靈感就來自於從這些課前資料中發現認識我的人並不多,所以採以自我解嘲的方式進行開場,發揮不錯的效果及笑果。
除了了解聽者的需求與特性外,另一方面我也從自己的專長與特性出發,決定講自己擅長的內容,以及自己的親驗,因為在這次的師道主題下,唯有講自己真實經歷過的事,以及自己體悟的理念,對於自己與聽者才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如果自己分享的是連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或者是自己未曾嘗試過的事,這樣的內容顯得矯情而虛假。
其實。在短講的準備歷程中,講者還是佔有絕對的優勢,因為是講者做最後的內容確定,因此,內容成敗的關鍵還是繫於講者的一念之間。懂得以「人」為核心,並換位思考,與聽者互為主體的講者,才能端出既合乎自己的專長,又滿足聽眾胃口的菜餚。
基於上述,在準備的過程中,我不斷思考:我要分享些什麼,才是聽眾值得聽、聽得懂、且真正願意聽的內容,而且這樣的內容是否同時也符合我應該講的、我能夠講的,而也是我想要講的。準備的過程中,要找到交集點,其實有點難度。
除了「內容」需以「人」為核心外,就表達的「形式」來說,亦應以「人」為核心。也就是說,呈現的簡報形式能不能讓聽者有感且秒懂,這是短講準備的重點之一。在此過程中,楊田林老師說:如果要用許多時間解釋的投影片,較不適合用在短講中,此亦符應楊士比亞曰的其中一句:投影片不用錢,一張一重點。

3.   敏感:要擴大感官的敏銳度

自從接到要在此次講堂擔任講者的任務以來,我發現自己的聽覺、視覺都變得敏感(不是敏銳喔),生活、教學及工作中的所見所聞,都隨時會聯想到這是否可以放進我要分享的內容之中。因此,不論我在上課時、閱讀時、看新聞時、看綜藝節目時、觀察小孩時、與講師朋友對話、與學生對話時、與家人對話時、看臉書動態時、看網路資訊時、甚至於開車或走路時,一有靈感及觸動,我就會想「這可以拿來用嗎?」並隨時將之記錄下來,越紀錄就越有感受,越有感受對於周遭的人事物就會越敏感。
我發現,我是「全人」、「全時」、「全面」的在找短講時可以分享的素材,頓時覺得樹人講堂充斥在我的生活之中,如影隨形。透過這樣的方式蒐集來的資料與素材,雖然龐雜,但卻也多元,只要加以系統化與去蕪存菁,還是可以找到合適的素材,我在分享中的「用了洪荒之力」哏就是這麼來的。
會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隨時想要蒐集相關素材,一方面表示自己對活動的看重;另一方面也認為從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中所蒐集來的素材,最能代表自己。擴大你的感官敏銳度,敏感的去感受、觀察、體會、應用你身邊的人、事、物,豐富你的資料來源與多樣性。

4.   自剖:要往自己的底蘊挖掘專業與故事

前述的生活敏感度是一種「外求」,則另一個方向便是「內溯」自己的心,往自己的專業底蘊發掘,這是一種自我剖析式的資料蒐集方法。運用此方法,你會發現你所挖掘出來的盡是「回憶」與「記憶」,而這樣的回憶與記憶,若能透過「故事」的方式加以呈現,則更能夠貼近聽者的心,與聽者產生共鳴。
在此次準備的過程中,由於要講述「師道」的精神,因此,我開始往自己的內心探尋「我的為師之道」。在探尋的過程中,才發現我從事教育工作的幾個「命中注定」,也才找到自己教育理念形塑的根源。這一切都來自於對自我的探尋與剖析。
當然,要往自己的底蘊挖掘,前提是平時就要累積底蘊,平常就要隨手記錄身邊發生的故事。底蘊的累積方法,可以包括「親驗」,累積自己的真實經驗;「他驗」,從別人的經驗中累積自己的經驗,例如聽演講、與他人聊天等;另一種方法就是「閱讀」,這其實可以算是他驗的一種形式,我特別將之列出來,是因為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講者,必須先成為一種閱讀者,或者應該說講者本身就是閱讀者(lecturer is reader)

照片來源:賦力Manny

5.   諍友:要有一群願意真誠批判的夥伴與師長

你印象中的大學老師是什麼樣子的?是否多半渾身上下充滿了學術的權威感?是否是不容易接受他人意見的一群自視甚高的人?或許,以往在別人的眼中,我也是這樣的一種人。參加樹百人後,身邊多了一群真誠以待,但點評起來卻絲毫不客氣的夥伴,楊田林老師要我們點評時能做到「有禮貌不客氣」,我則又稱呼這群人為「烏鴉」  ,是一群「有禮貌不客氣的烏鴉」。其實,身為大學老師,我喜歡點評別人,也還算會點評,仔細想來,或許我也是別人眼中的烏鴉;但,基於大學老師的莫名包袱,老實說一開始,我真的不太習慣來自別人的評論與指教,然而,一回生二回熟,頭過身就過,漸漸的我發現自己能坦然面對別人的烏鴉,接受別人的意見(詳如第6)
我發現身邊這群「夥伴」真的充分發揮「一『人』一『半』,成『果』很『多』」的精神,努力希望彼此都更加精進。因此,在此次準備樹人講堂短講的過程中,這群烏鴉不斷的要求我:一定要試講!一定要試講!一定要試講!他們也正磨刀霍霍,準備對我好好烏鴉一番。而且,還故意挑楊老師在的場合,真是用心良苦。
試講當天,現場都是重量級烏鴉,包括人資界的資深小王子、餐廳的溫暖老闆娘、混擬土界的強者,而且為了服務遠方的台南某陳姓口外騎士,我們特別利用hangouts 開線上直播,將我的試講同步給各的的烏鴉看,並且立即進行線上點評,多麼的真實且犀利,根本就是殘酷舞台!
試講一結束,烏鴉們見獵心喜,但也句句真心。「你要表達的主軸到底是什麼?」、「你想要在聽眾心中留下什麼?」、「金句呢?」、「簡報的配色應該….不要….…(族繁不及備載)。楊老師在當場也提出短講的「二分之一原則」(30分鐘的短講,用15分鐘的內容準備,因為講者通常會過於貪心,但往往會因而造成內容講不完,而破壞了原先的整體規劃)。老實說,聽完試講後的點評,對於要如何修改,時而清晰、時而模糊,再加上一點淡淡的哀愁,心情是五味雜陳的而這時候,距離講堂只剩2週。
其實,試講完後,我想了幾天,且寫信詢問說故事工作坊的洪震宇老師,老師立馬給了我回應,並給了具體的建議。我努力從烏鴉們及師長們的意見中,爬梳出我可以修改的方向,再融入最穩重的鄭藥師之建議,回到我最原始的「教育擺渡人」初衷,最後形成講堂上呈現的版本。
楊老師當天告訴我,他很訝異我竟然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80%的內容(其實某陳姓口外醫師說沒那麼高啦!),我自己也認為投影片的部分大概只有變動 40-50%,為何投影片其實只變動40%-50%(刪掉許多,又增加一些),但整體會給人改變80%的感受,我想應該是架構的整體改變,透過主軸的貫穿、順序的合理化,以及故事的貼切度,才能呈現出與試講時完全不同的風貌。
《禮記·學記》有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每個講師的背後如果都有這樣的一群烏鴉(正確的稱呼應該是諍友)與師長,相信在講師的道路上會走得更加順遂。

6.   接納:要勇於接受批評,改變前要先思考

要沒有情緒地接納批評其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對批評 ,有些人急於解釋、有些人置之不理、有些人則會勃然大怒。老實說,要不要進行試講,在自己的心裡是有過一番掙扎的,需要經過心理建設的過程。我希望得到大家的批判與指導,但又怕自己承受不住,但最後證明是我自己多慮了!只要勇敢跨出第一步,其實一切都是多慮了。

諍友給的建議都是基於幫助講者的角度,但也多是從他們各自的角度,因此,彼此的意見難免會有衝突與落差,這是無可避免的。從這次的試講經驗來說,夥伴們的意見,有些部分頗為一致,但對於某些部分也有不同的觀點。逐一檢視與思索大家的意見後,我發現自己一定是要改變,但改變前我覺得必須先要思考。

我後來採取的方式是有條件的修改,條件是要修改時要先確立核心主軸及邏輯架構,並循此建構內容。也就是說,不是聽到什麼意見就放進去,結果東改一塊、西刪一點,因為有些意見彼此可能就是矛盾的,若無條件地、未經整體思考就加以改變,最後可能會變得四不像,改了有時反而比不改還要慘!因此,改變前要先思考  不是囫圇吞棗  照單全收。

基於這樣的原則,我先用了幾天的時間「內化」大家的意見,找出我的短講主軸(教育擺渡人),並將諍友的意見「轉化」為我能使用的,並加以應用出來。過程就像這樣的關係圖:

蒐集意見 內化+轉化 實踐應用

7.   如一:要說自己相信且也正在做的事

這場講座對我來說,一項重要的挑戰就是我要講的是自己的為師之道與為師之路,因此,必須從「知行合一」到「言行一致」,我所說的理念必須與作為一致。這看起來簡單也必要,但如何清楚地表達,做起來其實並不容易。

一般來說,在短講時,講者通常「做得比說得多」,因此,如何將自己所做的事情在有限的時間內加以陳述與表達出來,頗具挑戰性。我想敘說「親驗的真實故事」,再搭配從中所歸納的理念與原則,會是一個不錯的途徑與方法。

演講與分享,特別是短講,是在短時間內介紹自己的理念與作為,因此,講者的全身細胞與骨子裡,必須要完全相信與認同他所說的道理,並且要實際加以踐行,如此才能讓聽者相信你所說的內容與理念。


8.   檢查:要看過每一張投影片呈現在螢幕上的效果

這次的講堂,有一項失誤凸顯了我的準備還是不夠,那就是當天投影機亮度太高,我部分的投影片中有些淺字不見了。其實,當天是有機會先檢視一下螢幕的內容,但我們急著排走位,我也只關注於筆電螢幕上的版面有沒有跑掉,而忘了看螢幕上的效果,這真是一大失誤,這也會是我未來要先做好檢查的一個很好的經驗教訓。

所幸當天,淺字無法顯示的地方,剛好是我在陳述我還是菜鳥老師時遇到的問題,我索性來個臨場反應,自嘲地說簡報出狀況也是我還是菜鳥老師時常出現的問題。

從這次的講堂設備準備經驗來看,我發現可以相信團隊夥伴,但絕對不要完全相信機器,一定要做到眼見為憑,並且要從聽眾視野來評估自己投影片效果,完整且及早的檢查與確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照片來源:賦力Manny

若你問我:「除了這次以外,我的生活中有沒有短講的機會?」其實還是有的,只不過一般都是比較學術性的場合,例如學術研討會的發表或評論,大致也都只有15-20分鐘的時間。若你接著問我:「那你現在說的這些原則,在研討會中也可以用嗎?」我想說的是,這2年來,我在學術研討會中擔任討論人或評論人,我嘗試用上述的原則及商業簡報的型式,老實說,效果真的還不賴!


樹人講堂-師心豐大合照 照片來源:賦力Ma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