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6月13日 星期日

從「教學的七大要素」看「線上同步教學」(下)

 

 接續閱讀:從「教學的七大要素」看「線上同步教學」(上)




三、「內容」

 

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最大的也是最可見的不同之處,當然就是教學方法與樣態的改變,因此,多數人在線上教學時,都會將焦點關注在「教學方法」的改變與需求,但實際上「課程內容」的調整與因應,也是重要的關鍵,甚至會是影響教學方法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全國停課開始進行線上教學以來,我一直很好奇,其他的老師(包括學校及企業,包括學校的各個教育階段)在規劃線上教學的課程內容時,關於課程的範圍(單元)、內容,以及順序上,究竟如何改變的,簡單的說,就是為了進行線上同步教學,老師在課程設計上,做了「什麼」改變?改變了「多少」?「順序」是否也要改變?這一直是我想問其他老師的問題(期待有老師可以跟我分享)

線上教學時的「內容」要素,在課程設計時要同時考慮下列三項:

1.教什麼?(範圍)

「教什麼?」指的是課程的範圍,也就是課程要包含哪些「單元」?因應線上教學的條件限制,需較多講解的單元,以及需較多實做的單元,或者是需較多活動的單元,彼此間的調配是否與實體課程一樣,是否需要進行單元的增刪或替換,這些都是在課程「內容」的要素上需要考量的。這種課程範圍的重新思考,對於中小學老師來說,因為有固定的課綱、教材與進度,因此,能變動的空間相對較小,但對於大學或企業培訓的課堂來說,由於教師課程設計的自由度較高,因此,對於單元的調整與替換的可能性也較大

 

2.教多少?(分段)

「教多少?」指的是在課程範圍(每個單元)內,要教多少內容?要教到多深入?要教多少時間?每節課要教多少內容?要分成幾個段落來教?線上同步教學時,因為學生與教師不在同一空間(非同步的影片教學,師生甚至不在同一個時間與空間),學生在實體課程時的學習媒介,或者是黑板(或白板),或者是PPT簡報,或者是操作的實體物品或教具(例如實驗器材等),學生若在實體課程中稍有恍神,透過這些教室中的各種「訊息」,要「回歸」到課程內容相對容易些。但在線上同步教學中,學生最主要的學習來源是「螢幕」的訊息,這樣的教學型態中,學生隨著老師的教學步驟一步一步的進行,因為訊息來源較為單一,學生容易會有「現在上到哪裡了?」的迷航感,其實老師自己有時也可能會這樣。因此,若能善用「適當分段」的「課程地圖」,適時地將學生引導到學習的內容上,則應可以提升學習效果。就像大二學生在課後心得中寫到的:「老師在課堂中提到,用ppt作為教學的分段提示,這個想法是我沒有想到過的,感覺很棒!線上上課感覺更需要注意分段,以確保大家(師生)不會太過疲勞。

 

(線上)教學的王道在「內容」上是「分段」:適當的教學內容「分段」能讓教學的圖像更加清晰。

 

3.誰前誰後?(順序)

「誰前誰後?」指的是課程安排的順序,哪些單元要先教?單元中的內容哪些要先教?這一方面涉及學生的「起點行為」與「先備知識」,另一方面也涉及課程的知識結構。理論上,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的單元順序編排應該是要一致的,但若是有些單元間彼此並非具銜接性,則單元的先後順序式可以因應線上教學的特性而調整的。例如,我的「教學設計與方法」課程中,會提到各種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本身並沒有明顯的的銜接性,因此,我在線上教學時,可以進行教學順序的調整。

線上教學有哪些特性會影響教學的順序呢?我個人的經驗是,由於線上教學對於「分段」的明顯度之需求,比實體課程來得高,也就是說,線上教學的分段要分得更精細與精準,因此,對於動態與靜態之間、講述與討論之間、理論與實務之間的課程內容安排,就應該有明確的穿插安排,把下一個會提到的「方法」教學要素,一併在編排課程內容的順序時,就納入「方法」的要素來加以考量。

 


四、「方法」

 

全面停課後,線上教學所需的「方法」之調整與改變,是多數教師關心與感到困擾的問題與議題。由於多數的學校老師在此之前,關於線上同步教學的經驗較少(不管是自己當老師或當學生的經驗都是),對於線上同步教學的流程、設備,以及可以使用的教學方法,都顯得陌生,並且容易先入為主地認為線上教學無法如同實體課程一般的與學生互動,因此,會認為有許多互動形式的教學方法在線上教學無法被運用

學校老師會有這樣的擔心與疑問,是很正常的事,畢竟這不是一般學校教師的教學「常態」。不過,經過幾週的實戰經驗,學校教師對於線上教學的教學方法之運用,已有越來越駕輕就熟之感。

 

(線上)教學的王道在「方法」上是「互動」:教學中適時的「互動」能協助學生處於「參與」的狀態。

 

線上教學時的「方法」要素,在教學設計與實施時可以下列三種方式為之:

1.互動

依據我的經驗及「耳聞而來」的非正式研究結果顯示,小孩的專注力只有5分鐘,其實依據我個人的觀察與經驗,成年人的專注力也大概只有5-10分鐘(我所說的是「絕對的」專注力),這就表示身為教學者,每5-10分鐘就應該要改變一下教學的方法,或者更嚴格的說,也就是每隔5-10分鐘就應該要改變學員的學習型態,並且與學生進行互動(有研究報告指出是4分鐘)。

線上的「互動」,不一定就要很大型的活動或很厲害的教學方法,簡單的像是請學生在聊天室回覆一個詞或一個單字,或請學生開mic說一句話,或請學生開視訊比愛心或比OX的動作,這些都是互動。稍微複雜一點的線上互動方法,包括:覆誦、朗讀、口頭問答、鼓掌、畫畫、說故事、分組討論、看影片、分享畫面、IRS程式,或線上遊戲程式….等,都可以在線上教學時與學生進行互動。

教師用心與學生互動,學生是感受得到的,大二的學生在每週心得中寫到:「雖然課程的時間將近要三小時,但是完全不會分心,反而是更積極的想參與課堂中的每一個互動,深怕錯過老師任何一個要在留言區留言的指令,因此我體會到了『互動』在線上教學中的重要性,良好的互動是可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2.轉化

若要進一步探討如何在線上教學時運用實體課程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那就要提到將實體活動與教學方法應用於線上教學的兩個重要的能力,一個是將現有的活動與方法「轉化」為線上版的能力,另一個是將各種程式或軟體「結合」於線上課程的能力。

所謂「轉化」,就是將實體課程的教學方法,透過一點改變,不一定要是大的改變,從小改變著手,小改變就會有小創新。「無中生有」很難,「有中求變」就可以從「變中生新」,這種改變就是一種「轉化」的功夫。例如,可將實體課程的「點名」方式,予以轉化與改變,利用「舉手」的功能來點名,或善用聊天室簽到的方式,或用螢幕截圖的方式,都是點名方式的「轉化」。相信我,只要肯花一點心思去思考,幾乎所有的實體課程教學方法,都可以被轉化為線上教學可以使用的方法,或許效果不如實體課程好,但對於線上教學方法的多元變化,是相當有助益的。

 

3.結合

線上教學雖然不如實體課程來得容易互動,但卻有一項在學校的實體課程中不一定容易達成的功能,在線上教學時反而容易操作,那就是在教學中搭配線上教學平台(例如UMU)及IRS即時回饋系統(例如Kahoot)。在實體課程中,特別是中小學的課堂,因為不像大學生及成人幾乎人手一支行動電話,中小學學生的行動載具不一定普及,老師要發揮IRS的功能,就必須有很多變通的方法,而線上同步教學後,由於學生必須有基本的資訊及通訊設備,因此,要結合這些平台與系統,從工具與設備的角度來說,會比實體課程來的容易些。重點在於教師是否熟悉這些平台與程式的功能與限制,能夠有能力選擇適用於自己教學所需的平台與系統,「有系統」地將這些「系統」與線上教學「相結合」。

我有一位碩士班學生在上完線上課程後,說Jamboard也適合運用於實體課程:「甚至我認為,把這個工具帶到實體的教室來用也很好,既環保(不用浪費便利貼)又可以克服硬體的困難(教室通常只有一個白板),而且上課內容還可以記錄下來。




五、「目標」

 

在七個教學要素中,「目標」相對來說是較不為大家所注意與重視的,但卻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當大家把焦點都集中在「方法」、「環境」、「科技」及「設備」之時,我們必須刻意去強調「目標」的重要性,提醒大家,科技設備及外掛程式固然重要,但它們不是核心,只要能達成教學「目標」的就是好方法,而且夠用就好!

線上同步教學欲達成的目標與實體課程的目標其實應該相差不大,兩者的差別只是教學樣態與型式的不同。不管是實體課程還是線上教學,教學的目標都應是提升學習的「成效」,教學目標的重點在於「學會」,而不是只有「教完」或「教得好」,老師教完或教得好(精彩且順暢),並不代表學生一定就「學得會」或「學得好」。

 

(線上)教學的王道在「目標」上是「成效」:教學目標的設定應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做為依歸。

 

線上教學時的「目標」要素,至少具備下列五項重要的特性:

1.不變的核心

我們經常會用兩句話來描述「教學」與「目標」的關係,第一句是:「沒有教學的目標是『空』的」,也就是說,雖有設定目標,而沒實際進行教學,則目標也只是空談,因此,透過教學來達成學習目標是教學「不變的核心」。

由於線上教學的特性,前述的「內容」部分,強調「分段」的重要性,因此,線上教學目標,特別是各單元的「具體目標」,可以分得比實體課程更精細些,並且依據這些較小的具體目標來進行內容的分段。若以飲食來形容,線上教學不管是目標或內容,都應該要「切」得更細些,比較容易「咀嚼」與「消化」,線上教學最忌諱「多」及「硬」,貪多嚼不爛,過硬吞不下。

 

2.教學的準則

描述「教學」與「目標」關係的第二句是:「沒有目標的教學是『盲』的」,也就是說,一場教學儘管教得再生動,儘管教得再有趣,儘管教得再精彩,但若不知道「為何而教」,也不知道「學生要學到怎樣的程度」,這樣的教學就會是「盲目」的,因此,「目標」是教學的準則,教學的內容、方法、環境及評量,都應注意與目標的連結與對應。

中小學老師對於「教學目標」的印象與經驗,多半會聯想到「目標」是撰寫「教案」(教學活動設計)時會撰寫的部分,也可以從「教師手冊」或「教學指引」中看到教學目標,但就平時的教學而言,老師通常沒有多餘的時間撰寫教案,因此也不會將教學目標具體臚列出來。其實,老師們只要在線上教學的備課時,思考三個問題,則「目標」就大致成形,不一定要行諸於文字。這三個問題就是:「學生應該學些什麼?」(應學)、「學生能夠學些什麼?」(能學),以及「學生想要學些什麼?」(想學)這三個問題剛好符應Peters提出教育的三大規準:合價值性、合認知性,以及合自願性。若以此教育的三大規準來分析學生的學習,則學生的學習類型來說,可以大致分為三種:一為「應學」:學生是否應該學習這些內容,屬於「合價值性」;二為「能學」:學生有沒有能力學習這些內容,屬於「合認知性」;三為「想學」:學生是否想要學習這些內容,屬於「合自願性」。此三種學習類型彼此之交集關係如下圖所示。最佳的學習狀態即是學生學習的內容既是應學的,也是其能學的,更是其想學的,而交集之處就是「教學目標」之所在。 


 

 3.評量的依據

教學評量時,評量的工具與方法是否適當,關鍵在於評量是否能與教學「目標」相對應,透過評量瞭解教學目標(成效)之達成程度,以確定學生是否真的「學得好」或「學會了」,「目標」是評量設計與規劃的依據,也是判斷學生學習成效的依據。

線上教學的評量我們後面會再提,這是許多老師覺得困擾的地方。老師在進行線上教學的評量時,不妨想一想,「評量」的目的在於確定「目標」是否達成,而判斷目標達成的方法,應該不只有單一種評量方法。

 

4.對焦的重點

「目標」還有另一項重要的功能,就是作為「師生」、「親師」,或者是「委託者與教學者」間,用來「對焦」學習內容與成果的焦點,也就是說,上述這些關係人,要取得彼此對教學及學習成果的共識,彼此對焦的重點應在於對「目標」的共同理解。

在實體教室裡,老師通常會將「單元名稱」板書在黑板上,線上教學可以跟實體教學一樣,老師在課程一開始,可以將本次線上課程的「單元目標」、「教學流程」(agenda),以及教學重點呈現出來或告知學生,讓學生能夠在腦海裡先有一個基本的「課程圖像」(curriculum images,再搭配前面提過的「課程地圖」,讓學生清楚知道這堂課「為何而上」。即使是中低年級的孩子,老師還是可以告訴他們「我們今天要上什麼課」以及「我們為什麼要上這些課程」。

 

5.品質的保證

線上教學的品質要靠教學目標來「保證」,而線上教學者在面臨教學內容設計及不同教學方法的選擇時,用來判斷要做怎樣選擇的依據就是教學「目標」,用目標來確保學習的品質。成敗的關鍵在於若目標設定得夠精確,則只要教學活動都能扣緊目標,則教學品質不至於有太大的落差。


六、「環境」

 

從教學的「環境」要素來看線上同步教學,則「環境」的概念其實可以分為「環境」與「資源」兩大類。第一類的「環境」又包括「物理環境」與「心理環境」,「物理環境」指的是上課的實體空間(在哪裡上線上課程),「心理環境」則是指師生在線上教學時的心理狀態(上線上課時的心情);第二類的「資源」則包括「設備資源」與「網路資源」,「設備資源」指的是資訊及網路設備(可以看得到的實體設備)等,「網路資源」則指各種網路平台及外掛程式(各種來自於網路的資源)等。線上教學時的環境與資源利用,重點在於「適不適用」,而不是「高不高級」、「多不多」或「新不新」。

 

(線上)教學的王道在「環境」上是「適用」:教學時提供與安排「適用」的環境與資源能提升教學品質。

 

線上教學時的「環境」要素,可以從下列四項觀點加以討論:

1.設備不一定是要越多越好

前面已經說過,設備不是重點,適用最重要。話雖如此,但在剛開始進行線上教學時,許多老師,包括我自己,都會有「教學設備落後恐慌症」,看到別人有很厲害的「傢俬」,就會想要也為自己添購一套(然後就會聽到許多「團購」的敲碗聲),至少我一開始就是如此。因此,平板電腦、網美燈、繪圖板、指向式麥克風、實物投影機,各種設備「滿滿一大桌」。這種「設備落後恐慌症」在一段時間之後,會慢慢自我痊癒,然後發現設備「多」或「新」,其實不是影響線上教學成功與否的最大關鍵因素。設備不一定是要越多或越新才越好,「適合自己及學生使用」才是老師判斷需使用哪些設備的衡量依據。

 

2.家中的上課環境相當重要

停課之初,各校所關心的就是學生在家裡是否有合適的「設備」可以進行線上學習,慢慢的才發現,家中的上課「環境」相當重要,包括上課的空間及能夠在旁邊協助的成人。雖然,對大多數的老師來說,學生在家中上線上課的環境,老師並無法干涉太多,也多半鞭長莫及,但老師們或許可以想一想,在能力範圍內,能夠設計及規劃怎樣的教學活動,來盡量解決這些問題。例如上課的空間問題(桌面的利用問題),老師或許可以提供桌面物品(包括學用品及設備)的擺放位置參考圖示,讓學生在受限於家中的資訊設備及網路空間的條件下,至少能有一定的空間可以記筆記或完成作業。

 

3.師生的心理環境同樣重要

在進行線上教學時,絕大多數的老師會關心學生的學習動機、上課的出席狀況及學習情形,能注意到學生上課時的「心理環境」。但老師們也要記得關心自己的「心理環境」,要隨時提醒自己做自我關心

線上教學時,老師應該要告訴自己:不要「焦慮」、不要「急躁」、不要「恐慌」、不要「洩氣」、不要「動怒」,最重要的是不要「太累」。然後開始正向的告訴自己:要「相信」、要「等待」、要「包容」、要「沉著」,最重要的是要「開心」。老師要把自己照顧好,才能照顧好學生。

 

4.網路的資源利用也很重要

線上教學課程無法像實體課程一樣,直接提供學生書面的資料與學習資源,但線上教學時,老師可以善用廣大的網路力量,適時且適當地將網路資源融入線上教學的課程設計之中,也可以在教學時加上學生自行蒐集網路資訊的設計,培養學生尋找網路資源,以及篩選及應用網路資訊的能力。

「網路資源」一直「默默地」躺在網路世界裡,老師可以像「挖礦」一般(data mining),把適合的網路資源寶藏挖掘出來,也可以指導學生在網路世界中努力挖掘知識的寶藏,也要賦予學生正確的判斷資料與運用資料的能力。教師們可以透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方式,彼此分享各自的「挖礦」成果,共同享受網路的無窮寶藏

 


七、「評量」

 

最後一個要素也很重要,也是最近開始引起眾多討論的(因為會面臨期末評量的問題),那就是「評量」。評量的目的在於了解學生「是否真的學會?」「學會了多少?」「學會了哪些?」,重點在於判斷「學會」的標準,而不只在於評量的方式,因此,評量的方式可以是多元的。最近的討論,普遍認為線上評量的問題在於「如何確保評量是由受評者所獨力完成?如何知道評量的是受評者真正的學習成果?」其實,即使是現場評量也會有同樣的問題,否則就沒有那麼多「作弊」與「防止作弊」的故事,也不需要有人「監考」了。

 

(線上)教學的王道在「評量」上是「成長」:教學評量是為了瞭解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情形。

 

線上教學時的「評量」要素,可以從下列四個方向來分析:

1.適時的形成性評量

「形成性評量」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適時地透過一些評量的方法,審視學生立即的學習成果。這也是前面曾提及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隨時注意學生的「吸收度」。其實,不管是線上課或實體課,形成性評量都提供老師一個「立即瞭解」學生學習成果、「適時調整」教學內容,以及「適當修正」教學方法的有效途徑。

線上教學的形成性評量方法與實體課程其實相差不多,除了較無法運用紙筆測驗的小考以外,許多實體課程的形成性評量方法,在線上教學時同樣適用。例如:口頭提問(全班回答或個別回答)、簡易小白板的書寫(請學生將答案寫在白紙或小白板上,展示在鏡頭前)、分組討論(從過程與結果中瞭解學習狀況)、觀察表情與氣氛(其實有經驗的老師,是可以從學生的眼中看出問號的,就算是透過螢幕也無所遁形)、遊戲(例如大富翁的遊戲,將測驗題目鑲進遊戲中)、IRS即時回饋系統(如kahoot等),形成性評量方法很多,老師可以依自己的教學習慣與需求來進行,重點是要能立即瞭解學生的「學習」情形。

 

2.有效的總結性評量

「總結性評量」是指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對於此段時間的學習成果,進行總結的評量,以瞭解學生的學習成果與教師的教學成效。形成性評量很重要,但總結性的評量(例如月考)也很重要,在中小學階段,總結性評量經常作為學期成績的重要來源,但也正是如此,在線上教學時,總結性評量反而成了困擾老師們的問題。

因為總結性評量牽涉到學期成績,因此,「公平」及「區別」成了「重要條件」,甚至是「先決條件」。我不否認總結性評量對公平性的要求,也同意可以總結性評量來作為學習程度的「區別」。但「公平」應是手段及過程,而不是評量的目的,「區別」也應只是評量的附加價值。評量目的應該是協助教師瞭解學生是否真的「有效」的「學會」,當然也可以讓學生瞭解自己的學習狀況。網路上有許多老師分享他們如何進行總結性評量的各種方法,大家可以自行搜尋,選擇自己認為既可以解決「公平」問題,又能「區別」出學習程度之差異,又能讓學生成長的好方法(我看過有老師分享評量時可以規定學生攝影機鏡頭的放置位置,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方法)。

 

3.「興利」的評量思維

線上教學的評量,究竟是為了「興利」還是為了「防弊」?我們是把評量當成是學習與成長的一環,還是只把評量當成「評判高下」的工具而已,這是值得討論的議題。

我們有沒有辦法設計出能真實評估與區別出學生學習程度之評量方式,是線上教學未來很重要的課題。或許我們可以將「公平」放在「公平的機會」上,而不是放在「公平的考試程序」上,可否設計出一種讓學生能光明正大的自我搜尋答案,但要求他們轉化與內化為自己的想法,並加以呈現的一種評量方式,這是老師們可以思考的方向,我知道這在中小學很難做得到(關於中小學的期末評量,其實目前我也還沒有具體可行的解方),但在大學階段,這是值得一試的。

 

4.「多元」的評量方式

不管是在形成性評量還是在總結性評量時,評量的「方式」可以是「多元」的,特別是形成性評量,評量的方式相當多元化(如前所述)。然而,前一段也提及總結性評量的公平與區別的性質,我們或許也可以思考一下,總結性評量採用多元評量的可行性與重要性。除了傳統的紙筆測驗,總結性評量或許也可以採用其他「多元」的評量方式,例如:實際操作(以錄影的方式呈現)、「問題」導向的分組或個人報告等。




八、要素間的關係

 

從上述關於各個要素的論述,你或許會發現各個要素間具備有一定的關係,例如目標與教師、目標與學生,甚至目標與內容及方法都有關係。其實,這些要素間存在著兩兩的關係,C72共有21種關係,例如在思考「評量」的要素時,要加入多少的形成性評量,以及如何進行總結性評量,會因為學生對象的不同、教師組成的不同、內容單元的差別、教學方法的差異、教學目標的不同,以及教學環境的不同,而會有不同的安排與設計。上面各要素中所提出的,是在進行線上同步教學時各個要素要考量的要點,這些要點是基礎但並非是絕對的,可以依據要素間的關係而予以調整。

 



總結來說

 

本來只想「簡單」地重新整理之前的文章,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居然寫了超過16000字的「長篇大論」。不管有沒有人讀,不管有沒有人贊同我的經驗與看法,總是一段屬於我個人經驗與思維的記錄,至少可以當作我的「教學設計與方法」及「教學原理」課程的補充教材。最後,分享我對「線上教學與實體教學的差別」的看法、我對「線上同步教學的教學者」的提醒,以及我所認同的「未來發展」方向。

 

線上同步教學與實體課程的差別不大,其實只要….

「實體課程的『準備』工作做得好,以同樣的精神來『準備』線上教學就對了!」

「實體課程的『教學』工作做得好,以同樣的精神來『進行』線上教學就對了!」

「實體課程的『省思』工作做得好,以同樣的精神來『省思』線上教學就對了!」

 

線上同步教學的教學者,應該….

「對於學生的主動學習本能,要給予『信任』」

「對於自己的認真教學成果,要賦予『信心』」

「對於自己的正向教學理念,要保持『信仰』」

 

未來的主流或許就是「混成式教學」

我主要上課型態是大學的課程,若每一節課都是虛擬教室同步教學,我覺得這並非是最適當的教學模式,線上同步教學只能是教學模式「之一」。線上同步教學雖然不見得一定要是「配角」,但也不必然是「唯一」的「主角」,由實體課、微課(錄影課程)、線上同步課程所共同組合而成的混成(或稱混合)教學模式,或許會成為未來的主流(這是Wally老師一貫的主張,我認同!)。所以,當過了線上同步教學的「直播主」,下一步應該來嘗試看看錄製「微學習」的錄影課程,嘗試看看能不能當一個教學的「youtuber」(哈!或許真會有那麼一天喔!)

 

One more thing…

我想,這應該會是一篇「滾動式調整」的文章,因為隨著經驗的累積與情勢的變化,對於線上同步教學的心境與體會,應該會隨之而有所不同,每一次的理念更迭與心情滾動,都是一種成長,我想,應該是吧!

 

(歡迎分享本文,分享時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