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

「線上同步教學」,我的有感而發


【虛擬教室同步教學】課程學習有感,兼談我對線上同步教學的一些想法

因為疫情的關係,線上同步教學變成熱門的話題
一談起線上同步教學
有些老師期待,有些老師惶恐
有些老師擔憂,有些老師無奈….

其實在許多年前
我就有「同步遠距」教學的經驗
有一班學生在我的教學現場
另一班學生在台南長榮大學
我可以透過螢幕看到他們每個人

事隔多年,現在的線上同步教學技術越來越好
p.s.本文所指的「線上同步教學」,就是指「虛擬教室的同步教學」
  不包括預先錄影的線上影片教學或非同步遠距教學)

4/44/5兩天的假期中
zoom上了Wally老師的【虛擬教室同步教學】課程
一方面瞭解【虛擬教室同步教學】的意涵與作法(主學習)
一方面也熟悉zoom的操作技巧(副學習,或許這才是我的主學習)
雖然兩天中每天只有2小時的線上課
但卻是很燒腦,學習過程中也很忙碌
不過收穫也是滿滿



本來想分享我的學習心得
但已有神人級楊田林老師的發文
我實在不敢再班門弄斧
因為我的線上同步教學經驗還很少

所以這篇不是「心得文」
只是我的「有感而發」之文
只是我「為自己做紀錄」之文
只是我被「線上同步教學」觸動的一些想法
不敢也不想跟神人級的文章相比

由於楊老師及許多前輩及高人的心得
都已將線上同步教學的注意事項寫得很完整
我想我就只能提供一點「理論」的連結
我也只能稍微發揮一點「會叫的野獸」的角色
因此在這篇有感而發的文中
關於線上同步教學的「教學理念與思維」上會著墨比較多

我想從三個方面分享上完Wally老師
【虛擬教室同步教學】課程被引發的感想
以及我對線上同步教學的一些想法

一、        線上同步教學的「教學理念基礎」之我見

最近看了一些線上同步教學的分享,再加上經過這門課的學習
我列出幾項我覺得與線上同步教學有關的教學理念
有些顛覆了我以前對線上同步教學的印象
有些則是我一直在持續努力的目標與作法

(一)線上同步教學師生間也應是「互為主體」

以往,我一直認為線上同步教學(尤其是直播或錄影式的教學)
是完全「教師中心」的教學模式
但由於科技的進步
線上同步教學,特別是虛擬教室的同步教學
透過適當的教學活動設計以及教學輔助程式與平台
師生與生生之間是可以在線上互動的

雖然這樣的互動還是偏向「教師為中心」
但已經往「師生互為主體」邁進一步
線上同步教學的教學者
不是只有自己「一味的講述」
可以和學員互動,可以聽聽學員的想法
可以視情況調整教學的流程
雖然我認為線上同步教學的臨場調整還是較實體課程難度高
但總可以一試

我的有感而發
線上同步教學也要有「學生也是教學的主體之一」的認知

(二)線上同步教學要善用「存在主義」的精神

Wally老師提醒我們在線上同步教學時
教學者應該要多念學員的名字
這是一個很關鍵的提醒

這樣的精神符合「存在主義」的精神
「不要讓學生成為教室中的客人」
笛卡爾曾說「我思故我在」
而我在實體教室把這句話改為「我言故我在」
我鼓勵學生能在課堂參與討論或發言,發言代表自己的存在

而在線上同步教學時
除了「我言故我在」
老師還可以發揮「點他故他在」的精神
適時的提及學員的名字
學員在線上課程中聽到自己的名字
能真實地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上的存在

但我也要提醒大家
不是要教學者「刻意的」念到每個人的名字
而是當學員有回應、提問或良好表現時
教學者要能「適時」的「點名」
這是一種「立即的回饋」,效果會出奇的好!

我的有感而發
線上同步教學要讓學生能在課堂上有「存在感」

(三)線上同步教學重在學生參與度的「維持」

由於資訊的內容及載具的多元
使得現代人的專注力普遍不如以往
在線上同步教學時,專注力的「引發」固然重要
但我認為專注力的「維持」則更為重要
引發不難,維持較難

不過,我覺得與其過度關注在學員的專注力
不如關注學員的「參與度」
因為即使是線下的實體課程
學生也未必就會百分百的專注
更何況是在線上同步教學時
學生肯定會有不專注的時候
重點是學生是否能「參與」課堂的活動
即使他可能會有時「分心」
但若還是在「參與」的狀態之下
我覺得教學效果還是會有的

我的有感而發
線上同步教學時可以多關注於學生的「參與度」


(四)線上同步教學應關注「學習曲線」的流動

在實體課堂教「教學原理」及「教學設計與方法」課程時
我會在白板上畫在一節課的課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學習曲線圖」給學生看
(或者可以稱為學員專注力或參與程度的曲線圖)
提醒學生在課前先預想課堂可能出現的學習曲線
也在課前預想自己想要呈現怎樣的學習曲線

在線上同步教學的過程中
教學者要隨時開另一顆CPU來觀察學習曲線的變化
這樣的學習曲線變化與團體動力有關
當察覺曲線往下掉時
就是必須變換教學方法或進行互動的時機點

我的有感而發
線上同步教學時應隨時注意與調整學生「學習曲線」的變化

(五)線上同步教學也適用「ADDIE」設計模式

ADDIE教學設計的系統模式是許多企業或學校課程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常會運用的模式
透過「分析,設計,發展,執行,評估」的步驟
能夠有系統的進行教學的設計與成果的評估

ADDIE不僅適用於實體的線下課程
也同樣適用於線上同步教學課程

只是在線上同步教學課程時
教學者在「設計」階段要比實體課程多設想一些可能的情境
多想幾套「劇本」(可能的學習曲線發展)
多設計幾套「教學流程」
教學者在「發展」階段要比實體課程
多發展一些互動平台
多準備一些教學素材

簡單的說,線上同步教學在教學設計時
要比線下實體教學
多保留一點「彈性」
多準備一些「內容」
多安排一些「活動」

我的有感而發
線上同步教學同樣適用ADDIE模式,但要更為豐富與完整

(六)線上同步教學可以「接近」實體教學效果

我以前覺得線上同步教學與實體課程
不管在教學模式或互動方式上
會有很大的不同
我以前認為多數線下實體課程可以進行的活動
線上同步教學並沒有辦法辦到
這也是我之前對線上同步教學一直保持距離感的原因

但上了Wally老師這門課後
我發現線上同步教學是可以「接近」實體教學的效果的
所謂「接近」,就是實體教學能用的互動方法與媒介
在線上同步教學時,其實都可以使用

或者更誇張的說
這些線下課程的互動方法
反而更應該被線上同步教學課程所運用
因為在線上課堂中學員更容易分心
Wally老師說應該稱為「多工」)

我的有感而發
線上同步教學的教學方式與活動多數是可以借鏡實體教學的

(七)線上同步教學不一定要是「唯一」的教學模式

我主要上課型態是大學的課程
若每一節課都是虛擬教室同步教學
我覺得這並非是最適當的教學模式

線上同步教學只能是教學模式「之一」
線上同步教學雖然不見得一定要是「配角」
但也不必然是「唯一」的「主角」

實體課、微課、線上同步課成共同組合而成的混成(或稱混合)教學模式
或許會成為未來的主流(這是Wally老師一貫的主張)

我的有感而發
線上同步教學是教學的方式與型態之一,但不是唯一

二、        線上同步教學的「教學策略思維」

除了對於線上同步教學的「教學理念基礎」有感而發
對於與線上同步教學有關「教學策略思維」也有一些感想
我之所以使用「策略思維」一詞
是因為我自己的線上同步教學經驗很少
而在無法提供「具體的」教學方法與技巧
更何況網路上已有許多關於線上同步教學方法與技巧的「神人級文章」
所以我只談我的一些思維與想法

(一)善用「多元互動」的工具與技術

依據我的經驗及「耳聞而來」的非正式研究結果顯示
小孩的專注力只有5分鐘
其實依據我個人的觀察與經驗
成年人的專注力也大概只有5-10分鐘
(我所說的是「絕對的」專注力)

這就表示身為教學者
5-10分鐘就應該要改變一下教學的方法
或者更嚴格的說
也就是每隔5-10分鐘就應該要改變學員的學習型態
(有研究報告指出是4分鐘)

上面所指的教學方法或互動方式
不是指教學策略的大變動
不管是覆誦、朗讀、提問、鼓掌、比動作、討論、說故事、分組、影片、講笑話….
一點點小小的學習樣態的改變
都算是教學方法與互動方式的變化

在實體課程中需如此,在線上同步教學時更需要如此
進行線上同步教學時
教學者可以熟悉各種線上互動平台的功能
可以善用各種互動平台或軟體來和學員互動
其實許多實體課程的互動方式
也可以運用在線上課程之中
例如對著螢幕比出OX的動作等

我的有感而發
線上同步教學同樣可以設計及利用「互動」來增進學習成效

(二)善用「分段教學」的方法與原則

上過楊田林老師的講師培訓課程的學員都知道
楊老師最重視的就是「分段」
分段講解、分段示範、分段操作、分段評量

這樣的「分段」精神
也完全適用於線上同步教學
因為線上同步教學若沒有明確的分段
學生會更容易分心,會更抓不到老師的教學重點

至於如何有系統的「分段」
非廣告時間:報名楊老師的講師培訓班就對了

我的有感而發
線上同步教學要善用「分段」的精神,逐步呈現教學內容與方法

(三)利用「課程地圖」強化學習概念

線上同步教學主要的學習來源來自「螢幕」訊息
不管是電腦、筆電或是手機的螢幕
這樣的教學型態
學員隨著老師的教學步驟一步一步的進行
因為訊息來源較為單一(多半只是螢幕)
容易會有「現在上到哪裡了?」的迷航感
(其實老師自己也可能會這樣,
    其實這種情形線下課程也會出現)

所以,線上同步教學時
教學者可以設計一頁的「課程架構表」簡報
課程一開始先解說課程的前後關連
以及此次課程的重點
在每個小單元課程完成後跳回這張「課程架構表」
再接續下一個小單元
降低學員的迷航感
(我即使在實體課程也是這樣處理,其實這也就是「分段」的技巧)

我的有感而發
線上同步教學時常出現「課程架構表」,學員學習不迷航

(四)善用「儀式感」以營造課程氛圍

現在的大學課堂
已經不會有「起立,立正,敬禮」的課程開始儀式
因為有人認為這樣的動作隱含著教師的威權
當然也有另一種不同的意見
在此我們不討論課程的敬禮儀式

我在這裡要提的
是很多同學在Wally老師課堂上討論時提到的「儀式感」
簡單的說,就是「準備好要上課」或「已經可以下課」的默契或程序
就像鳴槍起跑「readysetgo!」及「終點的拉線」
就像吃飯時的「開動!」及「我吃飽了!」
就像上班及下班時的「打卡」
就像上課及下課時的「鐘聲」

在線上同步課程中
一樣可以設計這樣的「儀式感」
就像畫一條線告訴學員
「準備上課了」(這就是一種「開場」的儀式)
「我們已經完成課程了」(這就是一種「慶賀」的儀式)

我的有感而發
線上同步教學可以適當地設計具有「儀式感」的默契或程序

(五)努力強化師生彼此的「準備度」

沒有一場教學是不需要準備的!
即使是教學者再熟悉不過的課程
面對不同的對象與場地
還是應該要課前、課中,以及課後的準備

在線上同步教學時
不是只有老師要在課前、課中、課後做準備
參加同步教學課程的學員也要
雖然在實體課程中也會要求學生做課前預習
但線上同步教學的老師與學生要做的課前準備
除了課程內容之外
還有教學設備與心態的準備

我的有感而發
線上同步教學時師生都必須做好線上教學的「準備」

三、        線上同步教學的「個人必備素養」

許多老師之所以遲遲不敢進行線上同步教學
原因可能與之前的我一樣
一方面覺得自己的課程不適合線上教學
一方面擔心自己的線上教學技術能力不好
所以我也來談一下我對線上同步教學時
教學者必備素養的一點有感而發

(一)線上同步教學者的「科技素養」

線上同步教學者的科技平台運用技術固然重要
但不能只是關注科技的「能力」(或技術)而已
更重要的是教學者的科技「素養」
除了具備線上教學所需的科技相關知識(應做)
除了擁有線上教學所需的科技相關能力(能做)
還要培養自己對線上教學的正向與積極的教學態度(想做)

不管是線上同步教學或是影片教學
做好線上同步教學的認知K、技能S,以及態度A的準備
是現代教師可以努力也應該努力的方向

我的有感而發
線上同步教學需要培養教學者的「科技素養」,特別是「想做」的態度

(二)線上同步教學者的「教學品質」

正如田林老師所說:實體課教得好的老師線上同步教學應該也不差
我想不管是線上同步教學或是線下實體教學
教師的「教學品質」與「教學風格」會是影響教學成果的因素之一
所以要做好線上同步教學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
先從提昇自己的教學品質,型塑優質的教學風格著手
實體課程準備工作做得好,以同樣的精神來「準備」線上教學就對了
實體課程教學工作作得好,以同樣的精神來「進行」線上教學就對了

我的有感而發
線上同步教學的成效也同樣取決於教師的教學品質與教學風格

(三)線上同步教學者的「教學信念」

前述的教學品質與教學風格背後
需要教學者個人的「教學信念」來支撐
經過這次的課程並結合我個人的經驗
我個人認為
線上同步教學者的「教學信念」決定了線上同步教學的成敗

線上同步教學的教學者,應該….
「對於學生的主動學習本能,要給予信任」
「對於自己的認真教學成果,要賦予信心」
「對於自己的正向教學理念,要保持信仰」

我的有感而發
線上同步教學者要有「信任、信心、信仰」的「教學信念」